地洞深潭寻“龙鱼”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11期 作者: 周佳俊 

标签: 自然探奇   动物世界   

金线鲃属是我国的特有鱼类,很多种类生活在洞穴中,虽然研究得不少,但文献中只有绘图和标本照片。作为一名动物研究专业人士、探洞和潜水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爱好者,我常想着:啥时候能给金线鲃补上生活照就好了。2017年夏天,我如愿以偿。
清澈时的“龙潭”与文献中的“龙鱼”绘图。在喀斯特地区,潭水里富含的钙离子等矿物质,能反射阳光中的蓝绿色光,因此潭水看起来是蓝绿色的。

失而复得的线索

早上世纪90年代,在云南东部罗平县新寨村附近的“龙潭”里,鱼类学家李维贤抓得两尾怪鱼:七八厘米长,眼睛退化为两个黑点儿,额头长有骨突神似犀牛,当地人叫它“龙鱼”。当时相当轰动,后来的研究揭示,这是鲤形目、鲤科、金线鲃属下的新物种,最终被定名为“犀角金线鲃”。

我热衷拍摄中国原生鱼,洞穴鱼类一直是我侧重的目标。去年夏天,听研究鱼类的雷哥提起,前些年他也曾在新寨村捉到过犀角金线鲃,我便邀他做向导,同赴罗平去找“龙鱼”,雷哥一口答应下来。行前他给我出主意:“龙潭”其实是地下河的出水口,“龙鱼”生活在地下河里,有时半夜会浮到“龙潭”找吃的,这时就是拍它的大好时机。

我跟随雷哥来到新寨村,“龙潭”就在村边,几步就能走到。我兴冲冲赶到潭边,却傻眼了:村民洗衣洗菜都在“龙潭”解决,原本蓝绿色的潭水,如今变成灰黄色,浑浊不堪。几网捞下去,除了“命硬”的入侵种麦穗鱼,根本找不见别的鱼,更别提金贵的“龙鱼”了。

“龙潭”被污染,不代表上游的地下河也被污染,找到“龙鱼”还有希望。我们拿着“龙鱼”的画像挨个询问村民,有没有在附近的地下河见过这种鱼?老乡们都摇头说没见过,年轻人甚至没听说过什么地下河。

责任编辑 / 矫天扬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