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楂 红果酸甜被秋霜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11期 作者: 王辰 

标签: 草木庄园   

草木ID卡

山楂,见于东北、华北,以及西北、华中、华东部分省区,生于山坡灌丛中,有时也见栽种。山楂为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6米,有时具短枝刺;叶互生,轮廓宽卵形,羽状深裂,叶边缘具齿;伞房花序顶生,花瓣5枚,白色,雄蕊20枚,雌蕊花柱3~5枚;果实近球形,成熟时深红色,具浅色斑点。山楂变种山里红,果实较大,叶片羽状分裂较浅。山楂和山里红果实都可食用,作为炖肉辅料,或用于制作果酱、糕点、小吃,此外二者均可栽种用作绿篱或观赏。

父慈子孝说楂梨

“狂生!狂生!”中书令一边恨恨地咒骂着,一边跺脚而去。此刻是南朝刘宋初年,宋武帝刘裕接受东晋的“禅让”得以立国,中书令傅亮当居首功,他也是刘裕最倚重的能臣。是谁竟让他如此气恼呢?江边一叶小舟中,年轻的文士张敷,却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张敷少年成名,作文论玄,雅量高致,近来深得宋武帝赏识,为此傅亮才有意与他结交。张敷乘船将行,傅亮前去饯别,岂料却吃了闭门羹——起初张敷只是在船中高卧,后来勉强起身,竟未去与中书令大人执手行礼,而是独自背着手跑去了船头。“哼,楂,梨之不臧者!”傅亮留下如此一句,拂袖离去。

山楂果实近球形,秋季成熟,红色。

傅亮所言,源自《礼记》——先秦时君王宴会所食,有“楂梨姜桂”诸类,东汉学者郑玄为《礼记》作注写道:“楂,梨之不臧者。”意思是,楂这种果子,是口感不好的梨。何以傅亮在恼怒时说出这么一句气话呢?原来张敷的小名就叫做“楂”,而他的父亲张邵小名则叫做“梨”。言下之意,张敷虚有其名,不如他父亲。实则张敷名噪一时,非但因其才学,更因了他的孝名。张敷出生未久丧母,待到十余岁,母亲的遗物唯有一副画扇,于是他将扇子供奉起来,每每看见,便痛哭流涕。后来父亲去别处做官,张敷便将自己的官职辞去,坚持随父同行。这些都是宋武帝所赞许的“至孝”善行。

到了宋文帝时,皇帝知道张敷父子的小名,故而戏问道:“楂和梨两种果子,相比之下孰优孰劣?”张敷正色曰:“梨是百果之宗,楂何敢比?”继而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与仰慕。张敷四十岁时,父亲病逝,他连续数日水米未进,只是哭号不止。此后过了一年有余,张敷因太过悲伤而染病,竟然就此故去了。

责任编辑 / 王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