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电追獐记

獐是鹿科当中最原始的成员,它身材娇小,体重不超过15公斤,身上没有梅花鹿那样的斑点。雄獐不长犄角,嘴里却有一对突出的獠牙,是求偶争斗的武器。
消失百年,重回故里
从读硕士到读博士,我都在研究獐。听到獐这个名字,可能你会想到“獐头鼠目”这个贬义词。其实,獐是一种可爱的小鹿,而且是东亚地区特有物种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獐又名河麂,曾经分布于我国从辽东半岛、华北平原到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。但如今,它们的状况有点让人揪心:栖息地大幅度缩水,全国只剩下零星几小片。在我生活的上海市,已经至少一个世纪没有野生獐的记录了。
作为獐的历史分布地,上海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启动了獐的“重引入”项目,希望獐能像当年麋鹿从英国“海归”一样,在上海重新建立野生种群。2006年,读研期间的我加入了这个项目。我们先从舟山群岛的野生獐里挑选了一批,送到上海的繁殖基地圈养起来,先让它们适应上海的气候、水土。经过两年多人工饲养,它们不仅适应良好,还产下了众多后代,獐丁兴旺。接着,它们就要迈出回归大自然的第一步。

初试野放,围追堵截
2009年5月,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。我们在上海松江区的黄浦江边选了一片水源涵养林——浦南林地,要进行实验性野放。第一批选取14只,野放前,我们要给这些“先锋獐”测身长体重,提取血液、组织和毛发样本做DNA分析,还要为其中三位安装项圈,准备对它们进行无线电遥测追踪。
责任编辑 / 何长欢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