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市蜃楼 空中楼阁蜃气化成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8期 作者: 嘉楠 

标签: 博物广知   

中国人几千年前就观测到了海市蜃楼,可这和野鸡又有什么关系呢?

雉入大水为蜃

有一本对中国社会影响颇大的古书,叫《礼记》,据说是一位西汉学者“戴圣”编纂的。他把战国到秦汉之间的礼仪、社会风俗以及自然现象做了总结。

其中“孟冬之月”(冬季第一个月)会发生这样的自然现象:水始冰,地始冻,雉入大水为蜃。就是说,雉鸡会在冬天钻进“大水”,变成蜃,也就是大蛤蜊。另一本书《尔雅翼》进一步指出,“大水”就是海。

《海错图》里的“雉入大水为蜃”。

于是,聂璜在《海错图》中画了一只眼神坚毅地步入海中的雉鸡,并解释道:雉鸡是山禽,为何我把它算作海物?因为它会钻进海里变成蜃。所以雉鸡不就和海鸥一样,算是海鸟了吗?最后还挺横地加了句:“何疑?”意思是“有什么好奇怪的?谁不服?”

一只在海边散步的环颈雉。中国沿海广布环颈雉,但它们顶多在海边觅食,不会入海。

龙种蛤蜊

聂璜画的雉鸡,在鸟类学里叫“环颈雉”,是中国最常见的野生雉类。鸟类千千万,凭什么它能变成大蛤蜊?
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