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叮瘙痒 人体“自作自受”
标签: 生活百科
每到夏天,免不了会被蚊子“叮”上。被偷吃点儿血也就算了,但留下的红疙瘩却实在惹人烦恼,痒得人挠呀挠不停……

蚊子是用刺吸式口器,刺入皮下的毛细血管吸血。
蚊子:我只吸点儿血,没想让您痒!
按理说,蚊子偷血应当悄无声息才对,怎么如此高调,让皮肤又红又痒?其实,这并非蚊子本意。蚊子叮咬处的那个红疙瘩,以及它带来的瘙痒感,都是人体自己产生的,目的就是提醒主人:“注意!你已被蚊子攻击!”
人血的凝结能力超强,要是蚊子插上它的刺吸式口器,直接使劲儿嘬,根本吸不出多少血来,因为伤口处的血液会马上凝结。因此在吸血前,蚊子会先给人注射一针混有“抗凝血剂”的唾液。正是这一针“抗凝血剂”,马上就被人体识别为外来入侵物质,随即引发免疫反应,也就是过敏。

正常状态下的皮下组织。

蚊子的唾液,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:血管扩张,使皮肤泛红;血管通透性增加,皮肤表面就肿起个包来。
痒疙瘩:都是组胺惹的祸
人体免疫细胞在抵御入侵时,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。组胺一方面会让皮下血管扩张,血流量增加,表面上看皮肤就会泛红。另一方面,组胺还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,为血管中的免疫细胞打开大门,令其进入组织间消灭入侵者。这样一来,渗入伤口周围组织的体液,又会使皮肤肿起个包。此外,组胺还会刺激皮下神经,让人感到瘙痒。于是,一个又红又肿的痒疙瘩,就这样产生了!
责任编辑 / 矫天扬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