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瓜甜蜜的进化
但凡有人的地方,往往少不了甜瓜。它从非洲走出,在两河文明发扬光大,一直到今天,成了我们爱吃的酱瓜、哈密瓜、伊丽莎白瓜——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物种:葫芦科、黄瓜属的甜瓜。

有人的地方,就有甜瓜
吃甜瓜时,人们会把籽丢掉。这些籽只要落在土地上,不论干湿冷热,但凡人类能过得不错的地方,它都能发芽生长。这种“随遇而安”的性格,让研究甜瓜起源的人很头疼——它被人带到全球各地,很难找出最早的原始种。经过大量考证,人们只能猜测甜瓜起源于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:从北非的埃及,向东延伸到西亚,乃至印度北部地区。

甜瓜的其他野生亲戚,基本都产于非洲。由此可以推定,最原始的甜瓜很可能源自非洲北部。而人类第一次将甜瓜驯化为农作物,可能是在两河文明的发源地——新月沃地。不过,由于原始种至今没找到,这个结论尚有争议。

后来,甜瓜继续向东传播。浙江湖州的钱山漾遗址中,曾出土两粒至少3900年前的甜瓜子壳,证明甜瓜很早便来到东亚。《诗经》中描绘了先秦时代古人种瓜的场景:“中田有庐,疆埸有瓜。”为了耕种方便,田分九份,井字形,中间那一块建造住所,这便是“中田有庐”;在周围田地的田埂上种瓜,便是“疆埸有瓜”。下一句“是剥是菹,献之皇祖”是说,收获的瓜不仅留下自己食用,还要腌制作为祭祀祖先的贡品。当时其他的瓜还未传入中国,所以《诗经》里的“瓜”专指甜瓜。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