鸵鸟骨骼 解读“不像鸟”的第一大鸟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6期 作者: 卢路 

标签: 生活百科   博物广知   

鸵鸟是世界现存第一大鸟,却只会在地上跑,根本飞不起来。不过,如果你以为鸵鸟只是因为身体太重才不会飞,那就冤枉它们了——鸵鸟的整个身体结构,就不是用来飞的!这期咱们就通过“云解剖”,来看看鸵鸟的骨骼跟一般鸟类区别在哪儿。

“小”翅膀,扁平胸脯

相比我们身边小巧轻捷的麻雀、燕子和喜鹊,2米多高、100多公斤重的鸵鸟着实是个庞然大物。要说鸵鸟的翅膀也不小,双翅展开约有2米宽,偶尔呼扇几下时看着还挺壮观。只是相对于巨大的身体,这对翅膀还是太小了,要上天的话根本带不动啊。

或许从骨子里,鸵鸟并不渴望蓝天——它们的祖先早在恐龙灭绝之后不久,就放弃了飞行能力,几千万年来一直都在地面生活。除了双翅骨骼早已退化得又细又小,就连翅膀上的羽毛,也不是能提供升力的飞羽。此外,鸵鸟还缺少一个重要结构:胸骨上凸起的“龙骨突”。

去年《博物》10月号的“骨骼精奇”讲过,鸟类飞行主要靠发达的胸肌,而胸骨中央的龙骨突能为大量胸肌提供附着点,带动翅膀做出扑打动作。相比之下,鸵鸟完全就是“平胸一族”,胸骨上没有龙骨突,只能附着一层薄薄的肌肉。因此鸵鸟就算翅膀再大,也没力气飞起来。
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 李逸云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