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杞 瑞犬通灵助修真
标签: 草木庄园
草原ID卡:枸杞,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常见栽培。野生者见于山坡、荒地、丘陵等处。枸杞为灌木,老株高可达2米,叶互生或簇生,长卵形;花单生于叶腋,或与簇生叶一同簇生,花冠漏斗状,上部5裂,淡紫色,雄蕊5枚,雌蕊1枚;浆果红色,卵状或长椭圆状。枸杞果实入药,具滋补之效,也可用于烹饪。此外,枸杞可栽培用于保持水土,或用作观赏。

仙草无力兴国运
南岳衡山的野庵里,两位文士正在皎洁月光下高谈阔论。一位是宋朝书法家张邦基,另一位则是以作词闻名、号称“洛中八俊”之一的朱敦儒。两人欢谈间,忽闻山间传来犬吠声。朱敦儒心生疑惑:“此非人境,安得有犬声?”同宿野庵的过客有人知情,告曰此声并非真犬鸣吠,而是岩壁间的仙草所发:“此草名曰枸杞,天生似狗,故而能吠。”张朱二人好奇,天明后便请那位过客带路,前去探访。但见一丛灌木长在险峻山崖上,葱茏婆娑,不似凡物。张邦基想要走近细观,却被制止了。“此神物也,侧常有蛇虎守护,须有道之人方可靠近。”
数年之后,两宋更迭,张邦基竟在临安(今杭州)皇宫之内,又见到一丛枸杞——生于内城河道水畔,一如衡山崖壁所见。山中仙草怎会长在此处?惊诧之余,张邦基询问侍卫,有人回答:“相传此物曾在仁宗年间(故都)宫中繁盛,至今已百余年矣!”亦有人言徽宗年间掘地曾见,“传为盛世祥瑞之兆”。张邦基眉头紧锁,暗自叹息:“枸杞仙草,本是吸了天菁地华所成,今困于宫中,不得其所也。”前不久徽宗皇帝被金人北掳而去,张邦基也跟着经历了仓皇南渡的国耻,纵有枸杞仙草,又真个能助大宋强盛吗?


老根盘错始知名
但枸杞与狗的传说,自唐宋时起就一直风靡不衰。
责任编辑 / 王辰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