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掌 巨爪有大力,脚板似人足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5期 作者: 卢路 何全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博物广知   

熊本熊、泰迪熊、维尼熊、熊大熊二……这么多萌系的卡通化身,以及在动物园里憨态可掬的样子,让我们常常忘记了熊其实是既强壮、又灵巧的猛兽。强壮与灵巧的集中体现,就是熊的四只脚——熊掌。

“细思恐极”的熊掌

说到熊掌,相信许多人的第一联想都是食材,这恐怕得由相声演员和孟老夫子各“背锅”一半。相声《报菜名》里的大段贯口,开头就是“蒸羊羔、蒸熊掌、蒸鹿尾儿……”,而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大声宣告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这是说为了熊掌可以不吃鱼。

从先秦到近代中国,熊掌长期被当作山珍美味,还有左前掌最名贵的说法。不过如今中华大地上的黑熊、棕熊、马来熊都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,哪能给人吃?再说现代人整天大鱼大肉,干嘛跟熊的脚丫子过不去呢。

其实在上古时期,华夏先民和世界许多地方的人们一样敬畏熊。这一来是因为熊体大凶猛,二来是他们注意到,熊在某些方面和人很像:在食肉猛兽中,只有熊和人类一样四足都是5个趾头,走路时整个后脚掌着地。不仅如此,熊有时还用两条后腿站立起来,最擅此道的棕熊甚至得了个“人熊”的别名……

人类与棕熊的右手掌(右前掌)、右脚掌(右后掌)骨骼对比。熊的前后脚掌都有5个趾头,骨骼结构酷似人类的手足。但熊的各个指(趾)头彼此贴得较为紧密,不适合分别活动,也没有高度特化的大拇指和大脚趾,因此抓握能力远不如人类。 图为人类右手掌
棕熊右前掌
人类右脚掌
棕熊右后掌

千里之行,始于脚板

人和熊在分类学上离得挺远,脚为啥这么像?原来,我们都坚持着哺乳动物最古老的行走方式——跖行性(又称掌行性),也就是用整个脚掌走路,掌骨和趾骨共同接触地面、支撑体重。
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