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屋脊的另一面
瑞士自然探索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5期 作者: 嘉楠 

标签: 自然地理   博物广知   

几年前,我曾跟旅游团去过一次瑞士。那是很常规的一次“中国游客行”:上雪山拍照,买军刀,买手表,上车睡觉,下车尿尿……去年,瑞士旅游局的一位姐姐“一宁”找到我,说:“瑞士正在向中国推广一个新玩法:自然旅游。我们设计了一个线路,游客少,但住得舒服、吃得好,自然风光一流,还能看到好多动植物!”还有这种好事?我赶紧叫上植物达人天冬、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劲硕、上海辰山植物园的钟蜀黍,跟着一宁飞向瑞士。

苏黎世动物园:浓缩版地球

我们一早搭乘瑞航直飞航班,从北京出发,中午就到了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。劲硕老师是动物园发烧友,他提议去苏黎世动物园看看。听说在动物园爱好者之间,这是必去打卡的一处圣地。我本来不太想去,觉得瑞士本土动物就那么几种,有什么可看的?

但是进去一看,我发现自己错了。苏黎世动物园最牛之处,在于它完美地制造了各种瑞士根本没有的生态景观,比如非洲草原、北美荒漠、南美雨林,而且不是贴张背景画、立两棵假树来糊弄,是用真植物、真土壤,温湿度也按照原产地精心设置。在两栖爬行馆中,不但展览缸中长满植物,连缸外都是活的蕨类、藤蔓,我们一边走,一边拨开树叶,寻找藏起来的动物。虽然找起来费点劲,但动物会感觉更安全,从而展现更多自然行为。

马达加斯加展区中散养的豹纹叉角避役,俗称七彩变色龙,是最漂亮的变色龙之一。

但这在另一个展馆:马达加斯加馆面前,完全是小儿科了。马达加斯加馆是个超大温室,种满了马达加斯加的树木,这不算什么。重要的是,里面所有的动物都是散养的!狐蝠在头顶倒挂着吃水果,鹦鹉成群在空中飞过,注意一下路边树枝,就能看到上面趴着变色龙和日行守宫。狐猴、陆龟偶尔从林子里露出头来。简直像天堂一样。这些动物的喂食、清扫是怎么做的?实在佩服园方的管理水平。

苏黎世动物园中的红树林展示区,水下是射水鱼,水上是弹涂鱼,远处是红树幼苗。红树林环境很难模拟,由此可见园方的功力。

上午冰天雪地,下午松鼠缠身

看完动物园,我们坐火车来到山区小镇阿罗萨,听说这里是度假胜地,我心里打鼓:不会又是人山人海吧?到达时已是夜晚,不管了,先住下再说。
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