楸树名木枯荣识天时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5期 作者: 王辰 

标签: 草木庄园   

草木ID卡
楸树,在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西北等地有野生,见于山林间,华南、西南部分地区也常见栽种。楸树为乔木,高可达12米,叶对生,三角状卵形,具长叶柄;总状花序顶生,花排列常近伞房状,花冠二唇形,淡紫色或淡紫红色,内面具有两道黄色条纹及暗紫色斑点;果实线形。楸树为速生树木,树干通直,木材坚硬,是良好的建筑用材,也可栽培作观赏树、行道树。

植树为棺待灭吴

这个伍子胥,难道要投敌叛国不成?!吴王夫差盛怒之下,竟而起了杀心。原本吴王想要讨伐齐国,以臣子自居的越王勾践,不但大夸吴王英武,歌功颂德,还派了越国的兵士,任凭驱使。伍子胥却偏偏跑来说,勾践心怀诡诈,一面进奉阿谀之词,一面怂恿吴王穷兵黩武。这还不够,他还说就算攻占了齐国的领地,也不过像抢来一块顽石。夫差听得厌烦了,干脆派伍子胥出使齐国。岂料他竟然对儿子说,吴国将有祸事,或有灭国之危,还在出使齐国时,偷偷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大夫鲍氏。凡此种种,令夫差忍无可忍,于是派使臣去伍子胥那里,送上了吴王的属镂宝剑。

楸树叶三角状卵形,花聚集于枝顶。

使臣只留给了伍子胥一句话:大王命你用此剑自裁。伍子胥仰天长叹,悲从中来,既叹小人得志、谗言惑君,又哀吴国将亡。遥想当年,分明是自己保着前吴王阖闾称霸,又在夫差争立太子时冒死相助,岂料如今竟被赐死。他将亲近的门客唤来,言道:“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楸树!楸树成材,可以作为上好的棺木,就用这棺材,来装殓吴王的尸首吧!把我的眼珠挖出来,挂在东门之上,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前来灭吴!”伍子胥死后,不过十余载,越王勾践真的攻灭了吴国。

楸树花于春季开放,花冠二唇形,淡紫色或淡紫红色。

名材知夏又知秋

以楸树为棺木,这在先秦曾一时风行。楸树树干通直,木材坚硬,纹理雅致,正适合制作上好的棺椁。非但如此,楸树更是速生树种,若植于肥土之上,三年高可超过屋顶,十年即可砍伐作为建筑用材。但若想用整木制作棺材,却要等更久。春秋时的鲁襄公,因妻子过世,并无适宜的棺木,便差臣子把太后的楸树砍伐了——穆姜太后本是鲁襄公祖母,栽植楸树,是为了给自己百年之后留一口好棺。这件强夺棺木的事,被后世看作“非礼”的典型案例。

只是在先秦时,楸树最初名叫“榎”,也写作“槚”,这两个字都与作为姓氏的“贾”字读音相同。大约汉朝时,楸树的名字才见于典籍。宋朝学士陆佃对此言道:椿树旺于春,榎树旺于夏,楸树旺于秋,可称“木名三时”。李时珍则详细解释说,“楸叶大而早脱”,是最先感知秋意的树木,所以名“楸”,“榎叶小而早秀”,是最先在夏季浓郁秀美的树木,所以叫“榎”。但到了明清时,人们已经把榎和楸,归为同一种类了,只是在不同季节,它们的叶片大小有异而已。相传自唐宋时起,在立秋时节,妇女儿童纷纷将楸树叶片剪作花形佩戴,以迎秋意,正所谓“刻叶作花矜岁时”,是追逐时令的民间风俗。

责任编辑 / 王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