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梨 高风亮节赞甘棠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4期 作者: 王辰 

标签: 草木庄园   

草木ID卡

杜梨,古名甘棠、棠梨,在华北、西北、华中、华东等地有野生,见于平原、丘陵等处山坡阳面或杂木林中。杜梨为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0米,树冠开展;叶互生,在新枝上有时簇生,菱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,边缘具齿;伞形总状花序,花白色,花瓣5枚,雄蕊20枚,花药紫色或紫红色,雌蕊花柱2~3枚;梨果球形,直径5~10毫米,褐色。杜梨可作为砧木,嫁接多种果树,也可作为园林树木栽种,用作赏花。

莫伐嘉木忆先贤

“若文王在时,可会如此行事吗?”召公淡淡说罢,起身出门离府,只留下一脸汗颜的小吏,兀自愣在那里。这是西周建国未久之事。周武王在伐纣胜利三年后崩逝,儿子成王继位。辅佐周成王的两大重臣,是文王之子、武王之弟——周公旦和召公奭。召公名姬奭,受封于蓟(后为燕国),他却只是让儿子治理封地,自己则留在京城,一心辅佐天子。这一次,原本小吏安排,有冤仇疾苦的百姓,至召公府上递交诉状。然而召公却言道:“不劳一身而劳百姓,非吾先君之志也!”他不愿百姓奔劳,而是亲自出府,去民间听取诉求。

繁华大路旁的甘棠树下,成了召公的临时办公之所。他在树下断案理事,无论王侯贵族还是布衣庶民,都可前来申诉,定会得到公允妥当的处置。召公一心为民,天下得以大治,他所辅佐的两代周王,开创了四十余年未施刑罚的盛世,史称“成康之治”。召公故去后,有人想要砍伐路旁的甘棠树,却遭百姓阻拦,因为那树承载着人们对召公的崇敬与思念。《诗经·召南·甘棠》所言,便是百姓阻止伐木的歌谣:“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召伯所茇。蔽芾甘棠,勿翦勿败,召伯所憇。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,召伯所说。”由此之故,甘棠树也被看作品行高洁的树木,这委实是沾了召公的光。

杜梨甘棠辨雌雄

尽管后世有学者认为,甘棠诗里的召伯,很可能并非召公奭,而是他的儿子,但这并不妨碍甘棠树所承载的感情。而甘棠所指的植物,肯定不是甘甜的海棠,它味道既不甘甜,也不是海棠之类,而是一种梨,名叫杜梨。

责任编辑 / 王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