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脖子与铁头功
长颈鹿的秘密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3期 作者: 卢路 何全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地球村公民   

“长颈鹿怎么接电话?”“长颈鹿头上的角是接收wifi信号用的吗?”“长颈鹿吐一回是什么感觉?”……作为当今地球上个子最高、脖子最长的动物,长颈鹿的特殊体形,给不少冷笑话提供了灵感。这次我们就来看看,长颈鹿到底是用什么样的骨骼结构,来让它们的长脖子正常运转的。

颈椎不怕少“打折”很轻松

长颈鹿号称移动电线杆,一头大公鹿从头到脚可达5.8米高,母鹿身高则可超过5米。除了四条高跷般的长腿,它们的脖子也有2~2.4米长,几乎是我们人类脖子长度的20倍。然而这么长的长颈鹿脖子,却和我们的脖子一样,都是由7块颈椎组成的!其中最长的第二到第六颈椎,每块长度都有30厘米左右。

长颈鹿甩脖子就像甩鞭子一样,十分灵活柔韧。

同是七块颈椎,我们的脖子只能弯曲、转动很有限的角度,长颈鹿却能灵活地把脖子甩来甩去,甚至把脖子拧出一个超过90°的大弯儿。雄性长颈鹿打架时,互相甩起脖子来简直就像甩鞭子一样,完全不怕颈椎脱臼!

这是因为,我们人类和大部分哺乳动物,各块颈椎之间以“微动关节”连接,相互嵌合紧密,颈椎活动范围很小。而长颈鹿的各块颈椎之间、以及最末一节颈椎与胸椎之间,都以便于活动的“球窝关节”连接:一头是凹槽,另一头是能嵌进凹槽的圆球形骨节。我们身上活动范围最大、也最灵活的肩关节,就属于这种关节。由球窝关节“拼”起来的长颈鹿脖子,不是一根死硬的“长杆子”,而是如同一条灵动的“七节鞭”,每块颈椎都能大幅度地转动、甩动。

铁肩担长颈 肌肉堆“驼峰”

长颈鹿是中文的叫法,而在200多年前的西方,分类学“祖师爷”林奈给它们取了个拉丁文学名叫Giraffe camelopardalis。其中后半部是种名,意思是“骆驼豹”。“豹”显然是指长颈鹿身上的斑纹,至于“骆驼”又从何说起呢?
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