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蠘 拨棹
膏腴满腹 蟹中之舟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2期 作者: 嘉楠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博物广知   

蠘、拨棹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东西。其实这是东南沿海百姓对某种螃蟹的称呼。为了考证它,聂璜也是费了一番力气。

《海错图》始于蟹

每个人年轻时都有一个偶像,是自己长大后想要成为的人。而聂璜的偶像,应该是吕亢。

吕亢是北宋时的一位进士,后来当上了浙江台州府临海县的县令。他是一位博物学爱好者,颇识花草鸟兽。在沿海当官时,他对螃蟹进行了一番研究,写下了《蟹谱》,记载了十二种螃蟹,并请人一一画了图。是一本实用的“台州沿海常见蟹类图鉴”。

可惜,当明末清初的聂璜看到这本《蟹谱》时,它的图已经失传了,仅留文字。光有描述但就是看不见图,这种抓心挠肝的感受想必大家能够体会。聂璜因此受到刺激,要自己画一本蟹谱。他先画了《蟹谱三十种》,然后一发不可收拾,继续画其他海洋生物,这才有了《海错图》。那三十种螃蟹,也被收录到《海错图》中。

其中,大部分蟹都很小,两三种挤在一页里。唯有两种蟹,图又大字又多,各自霸占一整页纸,一曰“福州膏蠘”,一曰“拨棹”。虽然二蟹颜色不同,一青一紫,但看完配文你会发现,这俩竟然是同一种蟹。
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