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豹 深藏不露的“小剑齿虎”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8年第01期 作者: 刘文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

云豹是我国猫科动物中的特殊一员,它们占了很多个“最”——演化历史最古老、犬齿与头骨比例最大、颌骨张开角度最大、身上斑纹最大……同时,它们还是人类了解最少、行踪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。
云豹犬齿有4厘米长,是现存猫科动物中,犬齿与头骨比例最大的;它们下颌可以张开100度之多,超过狮子、老虎。

神出鬼没最神秘

我国的猫科动物里,最神秘的要数云豹,因为它们主要在密林的树冠层活动,观察和追踪起来的难度远远高于雪豹、老虎等动物,所以人们对云豹的了解特别少。

云豹虽然和狮、虎、豹一样属于豹亚科,但个头比它们小得多。不算尾巴,成年云豹体长只有1米左右,体重最多20公斤出头,勉强够得上中型猛兽,常常不被算入“大猫”。如果把家猫放大到云豹的大小,对比之下就会发现,云豹的四肢短而粗、尾巴却很长。这两个特征都与云豹的习性密切相关:它们生活在热带、亚热带森林里,并且主要在树上捕猎。

在树干上休息的云豹。云豹擅长攀援,可以捕猎树上的猴子和鸟类,有时也会突袭地上的小鹿、鼠类等动物。

熟悉猫的人可能知道,家猫擅长上树,下树却很吃力,需要慢慢向下“溜”。甚至常有小猫上树之后爬不下来,需要找人救援。毕竟家猫的祖先生活在荒漠地区,而久混森林的云豹就不会有这种尴尬——它们的长尾巴如同一根平衡棒,利于在树枝上保持平衡;短粗的四肢降低了身体重心,而且脚踝关节几乎能旋转180°,在树枝之间如履平地。而且它们还有“倒栽葱”下树的绝技,也就是头朝下、尾朝上,从垂直的树干“走”下来,这是绝大多数猫科动物做不到的。

不过,上面这些介绍,基本是人们观察人工饲养的云豹得来的。对于云豹在野外环境里到底怎样捕猎、怎样求偶、怎样抚育后代,我们还知之甚少。直到今天,还没有人亲自在野外跟踪或拍摄到过它们,人们只能从红外触发相机偶尔捕获的一两张照片中,推断云豹的行踪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