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礁 海里有串项链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12期 作者: 杨帅斌 

标签: 自然探奇   自然地理   

从海面之上俯瞰,有一些岛屿点点相连,组成一个近环形的圆圈,好像撒落在大海里的珍珠项链,它们就是环礁。作为火山和珊瑚虫一起完成的杰作,环礁不仅是海面一道亮丽的风景,也是海陆沧桑变化的见证。
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环礁,从上空俯瞰如同一串珍珠项链,是经典的环礁。

珍珠小岛一线穿

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中,有一处叫永乐环礁的地方,它由13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。这些岛上,有着细浪翻滚的白色沙滩,沿沙滩走入水中,则是密密生长的珊瑚,五彩鱼群在珊瑚间游弋。从空中俯瞰,你就会发现,这十几个小岛排列有序,组成一个环状。这也是它们被称为“环礁”的原因。

环礁不仅在南海有不少,也在全世界的热带海域内广泛分布。但这么多环礁的“环”,可不一定都像永乐环礁这么圆满。有的不够圆,有的只剩半环,还有不少环礁的岛屿数量会变化——涨潮时低矮的岛可能完全没入海中,而当落潮时这些岛又会再“钻”出来。

位于太平洋西部、马绍尔群岛北部的比基尼环礁,虽然形状不够浑圆,但闭合程度相当高,俯瞰其沙滩有如一圈细细的银项链。

小虫联手火山

环礁的“礁”可不是普通石头,而是由一种腔肠动物——造礁珊瑚创造的。造礁珊瑚是珊瑚家族的一大类,单个虫体只有几毫米长,体表包裹着石灰质的外骨骼。它们集群生活,老的珊瑚虫死了,外骨骼却永垂不朽,新的珊瑚虫就在其上生长。年深日久,珊瑚虫的外骨骼堆积成“暗礁”,待到海底上升或海面下降,它们露出水面的就成了珊瑚礁岛。珊瑚虫对生活环境要求挺高,海水要足够温暖、不太深,还得清洁透明,所以珊瑚礁岛只出现在热带浅海地区。

珊瑚礁岛的沙滩上,总有大量被海浪冲上岸的珊瑚碎片。

环礁属于一种珊瑚礁岛,可为什么会长成环形呢?难道珊瑚虫喜欢画圈圈?原来,环礁的诞生与海底火山有关。最早对此提出科学解释的,是着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。他认为,火山喷发形成的平台或者火山岛,若满足珊瑚的生长条件,珊瑚就会围绕着火山山体,长成一圈环状的珊瑚礁。如果火山高出水面,那么这一圈珊瑚礁就像给火山套了一个“花环”。如果火山的顶峰在水面附近但没出水,珊瑚则会沿着火山口生长——由于火山口的凹陷,珊瑚也会长成环形。有些火山在喷发之后,由于地下岩浆不再补充,“肚里空空”后会发生塌陷或逐渐下沉,而珊瑚礁呢,依然会维持着原来的环形继续生长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