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特拉
水利浇灌的“古代迪拜”
标签: 建筑文明
在电脑游戏《文明5》《文明6》中,佩特拉古城是玩家们最追捧的“文明奇观”之一:只要谁造了这个奇观,就能把大片沙漠变成良田,获得丰厚的经济产出。而真实历史中的佩特拉,也的确是中东沙漠中的一朵“奇葩”,它因兴修水利而创造了辉煌。

今日烤炉,昔日“泉城”
地中海东岸的小国约旦,和它的邻国叙利亚、伊拉克、以色列一样历史悠久,古迹众多。其中人气最高的,便是南部沙漠中的佩特拉古城。穿过一条长约1.5公里、宽仅几米的新月形峡谷,依山凿建的神殿、陵墓、剧场、民居等建筑遗迹依次展现眼前,让人叹为观止。只是这里的空气像烤炉一样干热无比,游客很快就会口渴,所以到处都是卖瓶装水的小贩……
而在2000多年前的佩特拉城,却有无数商队来这里找水喝。在当时,佩特拉城位于连通叙利亚、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的商路交汇处,并且独占两项地利:一是扼守峡谷天险,二是拥有稀缺资源——几眼泉水。

佩特拉城的唯一入口,是一条风化而成、最窄处不到三米的峡谷,峡谷尽头就是地标建筑——近四十米高的加兹尼神殿。
佩特拉城的建立者是纳巴泰人,他们原本是附近沙漠里的游牧民族,每天就是吃饭、放羊、打劫过往的商队。到公元前4世纪,他们终于开窍——原来卖服务比打劫更来钱!于是他们在有水源的峡谷中建立了佩特拉城,开始“从良”为商队提供食宿、饮水和向导,顺便收点关税。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