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药 “淀粉棍儿”活得有滋有味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11期 作者: 郭亦城 王辰 

标签:

我繁殖,我繁殖,我不开花也繁殖

吃山药的时候,大概我们不会因为吃掉了这种植物辛苦积攒的“储粮”而心怀愧疚,但山药自身却依然在为了活下去而不断努力,而且活得有滋有味。

作为植物,山药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薯蓣,市场上卖的“山药棍”就是它的块茎。如果你拿一截“山药棍”种到地里,也许它会发芽。但是等等,没有人类“多此一举”的话,山药想必不是自己把自己的块茎掰成好多截,然后繁殖的。作为正常的种子植物,山药的种子落地,生根发芽,长出藤条,地下生成块茎,藤上应该开花结果才对。山药开花是雌雄异株,无论雌花还是雄花,都比较迷你,颜色也是不鲜艳的黄绿色。至于果实,则有点像微缩的阳桃,但只有三条棱。绿色的果实成熟后开裂,种子也不大,扁平,带有膜质的翅,凭借风吹飞向远处。

可能不少人都没见过“山药果”,但是见到过一种叫做“山药蛋”的东西——褐色的小球,约有指甲盖大。到了秋季,去看看栽种的山药,经常能在叶腋处(叶子和藤连接的位置,也就是叶子的胳肢窝)找到这种褐色小球。要是把“山药蛋”栽种到地上,同样可以生出山药小苗。

山药蛋并不是果子,而是山药的“珠芽”,是一种特化的茎,也被称作零余子。珠芽是植物繁殖后代的特殊方式之一,对于山药而言,如果营养充足,它更乐得生出珠芽,而“懒得”开花结果。特别是在北方栽种山药时,很难看到开花的植株,人们通常都用珠芽来栽种新的植株。

责任编辑 / 王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