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月
萤窗映雪 暗室借光
标签: 博物广知

《海错图》是清朝康熙年间,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。聂璜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。时代所限,书中记述时有夸张,但妙趣横生,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。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。
海中明月
海月,是海月蛤科贝类的统称。一个贝壳,何德何能被冠以“海月”之名?看看《海错图》里的这幅画吧。一个圆圆的贝壳轮廓,画了几道同心弧线,涂了淡淡的白色,真和月亮有几分相似。
但如果你见过海月蛤的实物,就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:聂璜的画功不咋样。聂璜的海月,只是勉强似月。而真实的海月,简直和月亮一模一样:每片壳接近正圆,密布一圈圈生长纹,如同月球上的山脉。壳体呈月白色,又薄又平,薄到可以透光,薄到边缘一碰就碎。

最妙的是,在阳光下,海月可以闪现出云母矿石般的虹彩。而且一层层的生长纹,也和云母的片状晶体相似。正因如此,它还有个别名“云母蛤”。
而精致的生长纹,被聂璜简化成了死板的弧线。半透明的云母质感,也只被一层白颜料代替。能感觉到,他试图展示海月的气质,但他的表现力只能到这个程度了。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