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覆花托名金钱盗秋光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11期 作者: 王辰 

标签: 草木庄园   

草木ID卡
旋覆花,古时称作金钱花,我国北部、中部、东部等地都有分布,生于湿地草丛、山坡路旁、河岸、田埂、房前屋后。旋覆花为多年生草本,叶互生,长圆形;头状花序,排列为疏散的伞房状,花金黄色。旋覆花根、叶入药,具平喘镇咳之效,也可治刀伤。花开可供观赏,成片栽种可作为景观植物或地被植物。

豪赌赢花胜金钱

一群官吏兴致勃勃,围聚在桌案四周,案上摆放的,是一副“双陆棋”——这是在南北朝时南梁的荆州,官吏们以“双陆棋”博戏为乐。起初的棋局,赌胜负所用的仅是寻常五铢钱而已,直到襄阳鱼弘加入了赌局。鱼弘是彼时名士,以累积的军功得官,却因极度豪奢、做事尽绝闻名天下,并有言曰:“我为郡有四尽:水中鱼鳖尽,山中獐鹿尽,田中米谷尽,村里人庶尽。”行军之时缺粮,他令军士捕捉猕猴为食,竟将一座山林中的猕猴捕空,再不能闻猴啼。这次现身赌局,鱼弘皱眉道:寻常钱有何兴致?换金钱来!于是众人将金币作为筹码,一场豪赌,鱼弘连连获胜,其他官吏手中金钱,都已输尽。自有心中不忿之人,想要翻盘,便对鱼弘道:虽无金钱,我却有金钱花,能为筹否?

这金钱花在彼时可谓奇花,南梁时曾作为进贡皇室的珍品。鱼弘最爱天下奇珍,当即点头应允。又赌数局,连金钱花也被鱼弘赢走,鱼弘尽兴而归,拊掌大笑:“今日博戏,吾喜为得金钱花也!得此奇花,胜过得钱多矣!”

旋覆花在城市中成片栽种,可构成金色花海。

旋花叠覆为金秋

南梁时所谓的“金钱花”,因花开金黄色,花朵形似金钱而得名,因奇货可居,一度为官宦人家所追捧,有富贵之寓意。不过一些清高风雅的文士,认为金钱花太过市侩,于是常写些戏谑的诗文,将花和金钱类比。唐朝诗人皮日休的《金钱花》诗言道:“阴阳为炭地为炉,铸出金钱不用模。莫向人间逞颜色,不知还解济贫无。”花非金钱,只可供玩赏,而金钱花又是草本植物,深秋便枯萎,所以唐宋时对它的品性评价不高,南宋张翊在《花经》中将它列在“七品三命”,已是给足了面子。

到明朝时,人们更乐得将金钱花称作“旋覆花”,这也是如今使用的中文正式名。李时珍援引宋朝本草学家寇宗奭的说法,以此花边缘生长茂盛,旋转为圆形,由此称为“旋覆”。《尔雅》中又把旋覆花称为“盗庚”,古时五行之说,秋季属金,对应的天干是“庚、辛”,旋覆花在夏季就已开放,像是盗来了秋天才有的“金气”。此外,旋覆花还有诸多别名,比如滴滴金、金沸草,都是以花的颜色和姿态命名。

责任编辑 / 王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