骆驼的“美国梦”
标签: 文化文明
久违万年的“故土”
虽说如今的北美大陆并没有野生骆驼,然而这里可是它们的“祖籍”所在。大约在100万年前,骆驼的祖先从北美出走,跨过白令海峡的路桥,进入亚欧大陆繁衍生息。而留守北美的种群却走上末路,在更新世末期全部灭绝。
时光流转,16世纪开始,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开疆拓土。美国独立之后,国土不断向西扩张。面对北美西部的恶劣环境,特别是大片沙漠,人们自然想起了“旧大陆”号称“沙漠之舟”的骆驼——它们对酷暑严寒和干旱习以为常,又能吃苦耐劳为人所用。1836年,美国陆军的探险家乔治·克罗斯曼向国会提出,在干旱缺水的西部,骆驼比马和骡子更有优势。这是官方引进骆驼(有记载)的最早提案,然而并没有得到重视。直到美墨战争之后,美国在西南部获得了大片曾属于墨西哥的土地,并派遣大量军队去驻守新边疆。这些地区沙漠广布、粮草稀缺,终于让引入骆驼的计划提上了日程。


开拓西部的功臣
驻守西南边境的一名军官亨利·韦恩,对引进骆驼特别热心,他的想法获得了时任参议员杰斐逊·戴维斯认可。戴维斯曾在美墨战争前线指挥战斗,深知骆驼可以在当地的恶劣环境下大显身手,于是他向国会再次递交引进骆驼的提案。这次有了参议员加持,提案顺利通过。国会拨款,韦恩少校作为执行人,开始了他的环球骆驼采购之旅。

韦恩少校途经地中海、埃及、东南亚,兜了一大圈,最终于1857年,带回了50多峰骆驼和10名骆驼骑手,并在德克萨斯州建立了“骆驼营”。这些远道而来的骆驼不负众望,表现优异。一峰骆驼不但能顶两匹马的负重,还能穿越马匹难以胜任的地形,在运输物资上居功甚伟。除了运送军需物资,骆驼还作为“开路先锋”得到重用。例如从亚利桑那州的迪法恩斯堡到科罗拉多河的马车路线,从探路到修建都有骆驼营参与。这是美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联邦“马路”,后来着名的66号公路正是沿这条路线修建的。此外骆驼营还肩负要塞、城镇间的邮件运输任务,骆驼又摇身一变成了快递员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