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类胸骨
“胸怀”有多大,飞得就有多高
标签: 博物广知
再瘦不能瘦胸口
很多喜欢健身的朋友都知道,鸡胸肉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精瘦肉,吃了不容易长胖。鸡胸肉就是鸡的胸肌,它纤维细长、厚实紧密,总重量接近一只鸡总体重的20%——而人类胸肌占体重的比例只有5%多一点儿。哪怕是以“大胸”着称的健美男星,胸肌发达程度也远比不了一只鸡。

游隼骨架
鸟类的种族天赋是飞行,而飞行的动力就来自胸肌。别看如今的肉鸡又肥又胖,飞上墙头都费劲,它们的祖先红原鸡,每天晚上都能飞到高高的树梢上睡觉。不过,雉鸡类一般只能短距离飞行,因此鸡胸肉以爆发力强的“白肌”为主。而那些能长时间飞行的鸟,胸肌中的耐力型肌肉“红肌”比例更高。

人类的胸骨只是扁平的一小条,主要功能是连接肋骨、保护内脏,附着的胸肌不多。

家鸡的胸骨两侧有突起,中央有“龙骨突”,附着有大量胸肌。

家鸽的胸骨更加宽阔,龙骨突凸起更高,贯穿胸骨前后,能附着更多胸肌。
如果把一只烧鸡的鸡胸肉一条条撕下来,就能看到一片长条形、三棱状的胸骨板,两侧还有两对称为“后侧突”的骨刺,加在一起比鸡脑袋还大。如果跟我们人类比,鸡的胸骨已经够发达了,然而这在鸟类中不算什么——大部分擅长飞行的鸟类,它们的胸骨都扩大、愈合成片状,并且更加结实牢固。

鸟类的胸肌分为胸大肌、胸小肌两层,都有一端附着在胸骨的龙骨突上。胸大肌的另一端附着在肱骨(相当于人类大臂)外侧,能带动翅膀向下扇;胸小肌的另一端则附着在肱骨内侧,能带动翅膀向上扬。
一条“龙骨”附强肌
把一只鸟剥去羽毛、皮肉之后,你会发现它的翅膀并没有想象的大,反倒是它身体中央的胸骨特别醒目。特别是沿着胸骨正面中心线,有一道纵向凸起,称为“龙骨突”。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