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艺花神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10期 作者: 语泰 

标签: 古史传说   

2015年3月号《博物》,曾介绍过中国神话里掌管春花的神灵。本期介绍的景观植物中,不少种类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。这些花神的故事,为本身就很美丽的花朵,又增添了几分浪漫气质。
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油画名作《春》的局部,描绘了花神的诞生:花之精灵(中)被西风之神(右)缠住,脱胎换骨,成了全身缀满花朵的芙洛拉(左)。古罗马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,春天刮西风,这个故事便是象征鲜花被春风催发。

古罗马的花仙子

西风之神爱上了一位花之精灵,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。姑娘十分感动,然后拒绝了他,落荒而逃。西风神穷追不舍,终于将她紧紧抱住,在他的怀抱中,精灵开始吐出鲜花,落在身上,变成一件锦衣,周围的土地也瞬间开满各式各样的鲜花——她变成了百花之神,拥有一个全新的名字:芙洛拉。

古罗马神话中这个“烈女怕缠郎”的故事,实际上是自然现象的投映。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,秋天才会刮起西北风,但对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来说,西风却是春天的盛行风。所以,这个故事其实是“春风催开百花”的神话演绎版。

这幅画来自于1800年出版的书籍《植物圣殿》,描绘了医神埃斯特拉庇俄斯、花神芙洛拉、爱神丘比特和谷物女神克瑞斯等人,集体向植物学家林奈的半身像致敬。让神话人物为植物学代言,这是当时的流行做法。

芙洛拉作为花神,掌管着所有开花植物,是园艺的守护神,也象征青春、智慧和美丽。2000多年前,意大利人会在每年4月28日到5月3日庆祝花神节,此时正值春花盛开,人们用鲜花装饰街道,举行盛大的集会,载歌载舞,彻夜狂欢。到了18、19世纪,现代植物学发展起来,芙洛拉的名字(Flora)被赋予了“植物群、植物志”的含义。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,植物学被认为是最适合女性学习的科学之一,所以也有学者用花神来比拟热爱植物学的女性,将她们统称为芙洛拉。

洋水仙·风信子:花儿与少年

古希腊、古罗马所在的地中海地区,气候非常适合宿根花卉生长。今天城市花坛常用的植物中,有不少都是原产于那一带的宿根花卉,比如洋水仙和风信子。在古希腊人眼中,它们都是美少年的化身。
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 林依婷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