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心安处为吾土 汉字中的土
标签: 博物广知

雄土雌地生万物
两横一竖的“土”字,是形态最简洁的汉字之一。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:“地之吐生物者也。”——两横象征土地,一竖象征破土而出的植物之类,生物由土地所“吐”,简简单单的三笔,便将音和义都巧妙展现了。

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
—﹃易经﹄
还有一种说法,出自古文字研究的名家郭沫若。他根据“土”的甲骨文(①)和金文(②)写法,认为这个字是雄性的象征。甲骨文中“土”常和各类动物搭配,组成会意字,比如③指公羊、④指雄鹿。更常见的是与“牛”搭配为“牡”(⑤),《说文》解释为“畜父也”,即泛指雄性牲畜。由兽类扩展开来,“牡”还可以表示一切雄性生物:雄鸟,人类男性,甚至植物的雄株。如《诗经》中的“雉鸣求其牡”,就是说雌雉鸣叫着寻找雄鸟。
“土”在生命类群里表阳刚之意,但在我国传统阴阳观念中,孕育万物的土地,总体属性却是阴柔的。“地”字右边的“也”,小篆作⑥,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形。八卦中与“乾”相对、指代大地的“坤”字,亦指女性,所以古代皇后居住在“坤宁宫”。

“土”与“地”,刚柔相济,阴阳调和,是万物的本源。在世界很多古文明的创世神话中,都有这种观念的体现:希腊神话中的地神是众神之母;中国神话中,女娲以黄土创造了人类;《圣经》中,上帝造走兽飞鸟与亚当,用的材料也是泥土……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