侏罗纪 不只是巨龙
标签: 动物世界

亿年前,龙之国
在今天中国四川自贡市,有一座世界着名的恐龙博物馆。这座博物馆坐落在满是化石的地层上,在展厅里就能看到原地埋藏的恐龙化石。在距今1.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,这里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、湿润,大片森林生长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之间。
森林中的树木主要是松柏类,它们一棵棵树干笔直,直冲云霄。突然有几棵“树干”活了过来——那其实是合川马门溪龙的脖子。马门溪龙是体长超过20米的大型恐龙,其中脖子的长度占了一半。它们在进食中会抬起长脖子,这样小脑袋就能够钻进树冠之中,扫荡新长出来的嫩叶。

上游永川龙:兽脚类肉食恐龙,体长8~10米,粗壮的头部和脖颈赋予它强大的咬力,足以对未成年的马门溪龙产生威胁。
鸿鹤盐都龙:植食性的小型鸟脚类恐龙,体长3米,双足行走。身形修长灵巧,主要靠发达的视觉和奔跑能力躲避捕食者。
长头狭鼻翼龙:属于翼龙中的喙嘴龙类,翼展约1.5米,在同类中算是大个子。大脑袋上的双颌长满利齿,主要以鱼类为食。
合川马门溪龙:属于恐龙中的巨人——蜥脚类家族,体长22米,是脖子最长的恐龙。发现地本来叫“马鸣溪”,因为当时记录员没听清发掘者的口音,才叫了这个名字。
鸿鹤盐都龙:植食性的小型鸟脚类恐龙,体长3米,双足行走。身形修长灵巧,主要靠发达的视觉和奔跑能力躲避捕食者。
长头狭鼻翼龙:属于翼龙中的喙嘴龙类,翼展约1.5米,在同类中算是大个子。大脑袋上的双颌长满利齿,主要以鱼类为食。
合川马门溪龙:属于恐龙中的巨人——蜥脚类家族,体长22米,是脖子最长的恐龙。发现地本来叫“马鸣溪”,因为当时记录员没听清发掘者的口音,才叫了这个名字。
马门溪龙只顾自己大吃,毫不留意它脚下的几只鸿鹤盐都龙。作为小型植食恐龙,盐都龙性情机警,奔跑迅捷,可以帮马门溪龙提供预警,而马门溪龙的庞大身躯又能为它们提供庇护,堪称一对默契组合。这几只盐都龙还在马门溪龙的巨腿间跑来跑去,捡食大块头从树冠上扯掉的枝叶。
突然有几只翼龙怪叫着飞了起来,这表示有大家伙正在森林中移动。盐都龙和马门溪龙不约而同地朝那个方向望了过去,一头钻出树丛的永川龙映入眼帘。永川龙是当时四川盆地的顶级掠食者,它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马门溪龙和盐都龙,摆开了攻击姿态。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