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印度的泥地里摔跤
标签: 娱乐底片
2017年夏天,印度电影《摔跤吧!爸爸》大放异彩。印度的摔跤也随之进入观众视野。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南亚邻邦,这项运动到底有何魅力,让其国民如此魂牵梦萦?

古老的国民运动
电影《摔跤吧!爸爸》是根据真事改编,讲的是一位摔跤高手将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的故事。拿过全国冠军的父亲,通过一次打架事件,发现两个女儿的天赋,于是开始教她俩学摔跤。头几年的训练和比赛,是从民间的传统方式开始的。

传统的印度摔跤运动称作“古什蒂”,源头相当古老,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南亚古典摔跤。南亚古典摔跤“自由搏击”的味道相当浓郁,拳击、擒拿等多种武术都包含其中。在早先全民尚武的时代,南亚各国(城邦)下至平民百姓,上至王公贵族都热爱它,连国王也经常参与其中。摔跤甚至成为解决两国争端的一种手段——两名选手代表各自的君主一决高下,至死方休。尽管要有摔跤手丧命,但这样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流血战争。
16世纪,蒙古人征服印度,建立了莫卧儿王朝。大家都知道蒙古人酷爱摔跤,他们将伊朗和蒙古的摔跤术,同印度本土的摔跤相结合,创造了古什蒂——它拥有明确的规则和系统的技巧,可以称得上一项文明的竞赛运动了。古什蒂能够风靡印度,除了民间传统悠久、统治者喜好,还有信仰的加持。印度神灵众多,摔跤运动的守护神就是神通广大的神猴哈努曼。在印度文化中,哈努曼的地位类似战神和胜利之神,众多学者都认为他是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的原型。17世纪后期,印度体育之父拉马达萨曾巡游全国,鼓励印度教徒通过参加摔跤比赛向猴神哈努曼致敬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