伞的进化


伞架升级,
伞盖开合自如
彷徨在雨巷怎能没有一把浪漫的伞呢?然而最初的伞,功能却主要体现在遮阳和威仪。
有关伞的最早记录,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两河流域,雕刻在阿卡德王萨尔贡一世的胜利纪念碑上:国王身后的随从手举一把大伞为他遮阳,样子与中国帝王的“华盖”基本一致。

萨尔贡王的胜利纪念碑上,①为萨尔贡王,他紧随身后的随从为他撑伞遮阳。
这种一根棍子顶着一片圆盖子的工具,可遮阳可挡雨,世界各地的文明都有出现。而可以自由开合的伞,则是中国最早发明的。其核心技术就是将撑起伞面的辐条聚拢在一个圆环上,圆环则套在伞柄上滑动,从而实现伞面的开合。

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复原的马车,当时的马车上已经有了用于遮阳的伞,但伞面还没有张合的功能。
我国不少民间传说将发明伞的功劳献给鲁班,也有说鲁班的家人。然而根据靠谱的记载,我国可开合伞最早出现在两汉之间的王莽时期,最初只是对马车上的伞盖进行改革,后来才演化为手持工具。
责任编辑 / 叶哲涵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