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神的队伍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7期 作者: 韩枭扬 

标签: 古史传说   

火帮人们照亮黑暗、驱逐野兽,提供温暖与熟食。它蕴含强大的力量,自古就是人们崇拜的对象。在2015年4月号《博物》中,我们曾介绍过以祝融为首的国产火神。如果把视角扩大到全世界,“火神的队伍”里还有更多千奇百怪的人设。

以火为名

火既威力强大,又永恒不朽,世界各地的古人,不约而同地将它神化,造出各自的火神。有些火神就连名字都直接来自于火,比如印度火神“阿耆尼”,就是梵文“火焰”。他全身如火焰般光辉灿烂,以烟气为旗帜。他在印度的吠陀时代是最重要的神之一,后来又被引入佛教,成为守护神“火天”。

印度火神阿耆尼,在吠陀神话中,是肤色赤红、浑身光辉灿烂、以山羊为坐骑的形象。
阿耆尼后来被引入佛教体系,成为守护神“火天”,以菩萨造型出现。

阿耆尼在三界之中以不同形态存在,在天界为太阳,在空界为雷电之火,在地界则为祭祀之火——后者使他具备了类似灶神的职能:人间祭品通过阿耆尼的火焰净化,才能传递给诸神。这个特殊岗位,让他成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神,凡人家庭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,比如结婚、孩子诞生等等,都会祭拜他。史诗《梨俱吠陀》中,对火神的赞歌占了全部赞歌的五分之一。

传说阿耆尼最初面对这项工作时,是很不情愿的。当众神表示希望由他传递祭品时,阿耆尼害怕自己会随着祭祀之火的熄灭而消亡,于是逃之夭夭,藏进水里。结果他自带高温,煮沸了水,忍无可忍的鱼类暗中报信,让众神找到了他。众神允诺他永生不老,即使祭火熄灭,也不会对他有所损害,从此,阿耆尼便带着他不朽的火焰,走上了祭祀使者的岗位。但对于背叛自己的鱼类,阿耆尼还是怀恨在心,便诅咒鱼类,让它们成为人类的食物。

另一位以火为名的火神,是中美洲阿兹特克神话中的修堤库特里。根据当地土语,“修堤”既是火的意思,又可以表示绿松石。阿兹特克人相信火神居住在地球中心的绿松石房屋里,这种石头就是他的信物。祭祀时,祭司们可以手持绿松石制品替代火焰。
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