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类洄游
速度与激情的自然大片
标签: 动物世界

逆流而上的红鲑鱼群。
由海入河,九死一生
每年秋天,北美洲西北地区的大批棕熊、白头海雕和其他食肉动物都会聚集在河流下游,喜迎溯河而上的红鲑(俗称红大麻哈鱼)鱼群。这些鱼足够它们甩开膀子狂吃好几天,储备过冬的营养。
红鲑每次出镜总是在淡水里,但它们的大半生其实都在海里度过。红鲑幼鱼在河湖中长到1~2岁就顺流入海,在太平洋中茁壮成长、发育成熟,2~3年后长成六七十厘米长的成鱼,再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湖去繁衍下一代。它们的近亲大西洋鲑、北极鲑等许多鲑形目鱼类,也有相似的生命周期。

鲑形目鱼类的卵体积较大

孵出的幼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,发育初期营养充足,在捕食者较少的环境里可以提高成活率。
就算没有那些虎视眈眈的捕食者,鲑鱼的繁殖之旅也绝非坦途——还是拿红鲑来说,它们溯河而上的行程可超过2000公里,一路顶住激流、跳过瀑布,却不吃不喝全靠死撑,这期间会消耗掉体内85%~95%的脂肪、60%的肌蛋白!首先耗尽的是内脏与皮下的脂肪,接着体内肌肉也逐渐被分解,“燃烧”蛋白质供应能量。作为推进器的尾部肌肉要到最后才能消耗,如果这时它们还没到达产卵场的话,基本就可以宣告失败了。

棕熊是鲑鱼群繁殖途中的大麻烦,所幸不是每只熊都能熟练掌握捕鱼技巧。
经历如此消耗之后,红鲑又把最后的体力都花在了产卵、排精和守卫巢穴上,然后油尽灯枯纷纷死去。不过并非所有鲑鱼的结局都这么惨烈,比如大西洋鲑就能在产卵后恢复体力、重返海洋,一生中繁殖好几次。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