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山颈
繁华褪尽孤峰留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7期 作者: 杨帅斌 

标签: 自然地理   

美国新墨西哥州境内,有座孤峰兀立在平坦的荒原上,它陡峭的岩壁与周围形成鲜明对比,状如玄幻故事中精灵的城堡。它的孤独背后,是一段坎坷的“身世”——它是远古火山活动留下的遗迹。
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希普罗克峰,是一处火山颈,它孤零零站在荒原上,是远古火山活动的遗迹。它脚下延伸开的三道低矮“岩墙”,也是当年岩浆上涌挤出的裂隙。

凝固的火山咽喉

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希普罗克峰,高出四周平原482米。这个高度也许不算惊人,但给人的观感却很震撼——它从干旱的大平原上拔地而起,山体侧面几乎都是直上直下的峭壁,远望去好似一艘航行在茫茫荒漠之上的“巨舰”,它的英文名称shiprock(舰崖)就由此而来。

这样一座突兀的山峰是怎么来的?从空中俯瞰,能找出一些线索。希普罗克峰孤独矗立,感觉就像一根利刺,刺穿地表、从地下扎了出来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它确实是从地下“刺”出来的。只不过诞生之初,它并不是一根真正的硬刺,而是炙热的液体岩浆。

大约在2700万年前,这一带地质运动活跃,暗流涌动的地下岩浆不断向上推挤。地表岩层的薄弱处,被挤出裂缝,岩浆就沿着这些缝隙一路向上。有些地方,岩浆最终冲破地壳,形成了火山。

在火山内部结构中,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涌动的路径叫做“火山通道”,它就像一个喉管,火山喷发时岩浆从这里不断吐出。当地下岩浆不再向上涌,火山活动就停止了,而火山通道中存留的岩浆,也逐渐冷却、凝固。此后火山通道就不再是个管子,变成“实心”的。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,火山外部的火山灰、火山碎屑,以及流淌出后凝固的熔岩,都被慢慢侵蚀掉了。当火山原有的“外壳”全部剥去,就只剩下相对坚固的“实心”火山通道——残留岩浆缓慢凝结而成的巨岩,这个部分就被称为“火山颈”。希普罗克峰,就是一处火山颈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