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虫怪谈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6期 作者: 韩枭扬 

标签: 古史传说   

我们老祖宗眼里的“虫”,不仅包括现代意义上的昆虫,蚯蚓、蜘蛛、螺蚌等动物也囊括其中。这些小生灵对人类来说既熟悉、又陌生:十分常见,却因为长相奇特、习性神秘,常常引发人们的恐惧惊叫。在神怪传说中,它们难登神坛,怪谈逸闻倒不少。宋代皇家组织编纂的《太平广记》,是“虫怪谈”的集大成者,它的第473~479卷皆为“昆虫”类目,收录了汉代至宋初各类书籍中的虫子传说,我们从中选了几则,一起来看看古人眼里光怪陆离的虫世界吧!

不甘寂寞求互动!

中国传统观念中,万物众生皆可成精,虫子也不例外。不过,比起那些珍禽异兽,虫子实在太不起眼了,得到的关注非常有限。在虫子成精的故事里,也能感受到它们寂寞如雪、渴望与人互动的心情。

三国时期,吴国一位小官发现妻子隔着窗户,跟一个坐在桑树上的少年聊得起劲。小官抬手就是一箭,少年中箭现出原形,原来是一只硕大的蝉,摇摇晃晃飞走了。

虽然跟人类聊天有风险,但还是有很多虫热衷于此。隋朝时有人天晚投宿民家,户主见识、谈吐不凡,与客人畅聊整夜,还让家仆捧出山珍海味,盛情款待。次日分别后,客人颇感不舍,于是又折返回来。结果,那地方哪有人家,只有一条臭水沟,一条大蚯蚓、几只田螺正在沟底蠕动,原来热情的主仆就是它们。明明昨晚谈笑风生、相见恨晚,但知道对方真身后,客人还是觉得无法接受,恶心得把昨天的晚饭都吐了出来——蚯蚓、田螺的山珍海味,自然只是些污泥浊水。

北魏时的卢汾,半夜听见门外老槐树中传来丝竹声,于是跟朋友一起去查看,结果遇到一名女子,邀他们进入了槐树洞中的宫殿,与男女主人共同宴饮。玩得正开心,忽然狂风大作,房梁坍塌,众人四散逃命。第二天,卢汾等人出门一看,只见老槐树大枝折断,树洞中有个蚁穴,许多蚂蚁都死在其中。卢汾发现自己参加的原来是蚂蚁之宴,也觉得无法接受,他把槐树连根砍了,以杜绝这种灵异事件。
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