陨石
来自太空的邮件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6期

标签: 石头记   天文天象   

想研究外星的岩石,必须得发探测器到太空、取了样品再带回地球吗?其实不用那么复杂,地球上也有来自外星的石头——没错,就是陨石。怎么确认一块石头是不是陨石?科学家又怎么来判断它来自何方?而从陨石身上,我们又能解读出什么信息呢?
去哪儿找陨石?
除了坠落过程被人见证的陨石外,几乎所有陨石都是在干旱地区发现的——要么是沙漠戈壁,要么是南极。其实陨石落在地球各处的几率是一样的,沉到海底的发现不了,落到深山老林的,容易被风化、掩埋,所以最后能被人找到的,就剩下戈壁沙漠和南极等“不毛之地”了。目前我国的1万多块陨石,绝大多数都是在南极找到的。

天外玄铁,星陨为石

一个火球拖着白烟从空中掠过,坠入远山后地动山摇,爆炸巨响接踵而来。等一切归为平静,惊恐的人群中,有几位壮着胆子去一探究竟——发现爆炸点地面砸出个大坑,四周散落着模样特殊的石头。我国《春秋》《左传》等古籍中,都有关于陨石的记载,当时人们已经知道“星陨为石”。

实际上,每天都有大量“天外物质”高速闯入地球。它们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生热,绝大多数都在落地前就燃烧殆尽了。天外来客中在空中燃烧,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。其中那些比较大、直径超过1米的,燃烧会比较剧烈,成为“火流星”,火流星就可能残留有碎渣落到地上。而直径10米以上的大陨石,则会落地砸坑、对地球造成明显伤害,但这种事发生概率很小,百年难遇。

美国航空航天局(NASA)的观测到的1994~2013年间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火流星,黄色表示发生在白天,蓝色表示发生在夜间,圆圈的大小表示能量强度。这些火流星的直径在1米到20米之间。

如何寻找和辨认陨石?

看到天上的“火流星”,按轨迹去其落地点,是找陨石最便捷的方法。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专门针对火流星的监测站。不过,帮人找陨石只是它的次要功能,其主要作用是警惕那些能给地球带来威胁的“大块头”。火流星的数据也很重要,能帮助科学家从运动轨道中反推陨石的来源方向。

不过,直接观测火流星下落的机会毕竟很少。而大多数陨石到达地球的时间,比人类出现还早。如何从地球不计其数的岩石中找出那些天外来客呢?这就需要有“火眼金睛”,辨识陨石的外观特征了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