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星卫星大阅兵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6期

标签: 天文天象   

三颗行星三种命

除了体积小、离太阳近的水星,太阳系中“最像”地球的行星,就是另两颗类地行星——火星和金星了。它们和地球一样,都由成分类似的地核、地幔和地壳组成,甚至诞生之初的“童年”都差不多。然而如今,它们却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
地球表面

曾被认为住着“火星人”的火星,只是一片死寂的荒漠——平均温度-55℃,几乎没有液态水,大气层十分稀薄,内部的地核、岩浆也早已停止了活动。其实数十亿年前,火星也曾像地球一样有活跃的火山活动,有浓密的大气层,有海洋和湖泊河流。问题在于,火星实在太小了。火星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/8,内部储存的热量远少于地球,向宇宙中散失热量的速度却更快。加上火星离太阳远,热量补充少,使它的地核早早冷却、凝固,不再产生磁场。包括水蒸气在内的大气层没了磁场保护,逐渐散失,表面只剩下空寂寒冷的沙石和少量冰川。

火星表面
金星表面

相比之下,金星的体积、质量与地球更接近,20亿年前的状态可能也酷似原始地球,如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:它的表面温度高达464℃,大气压力是地球表面的90多倍,简直是个酷热高压的地狱……原来,由于离太阳较近,金星的水蒸汽早就散失殆尽,而它的火山活动更为剧烈。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聚集在金星大气中,没有降水把它们带回地表,使二氧化碳越来越浓密,产生了强烈的温室效应。从阳光吸收到的热量散不出去,整颗行星也就越来越热。

木星内部结构
①固态内核
②液态金属氢
③液态氢氦海洋
④大气层

我们不是“大气团子”!

穿过火星轨道之外的小行星带,就是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和海王星这4颗巨大的行星。它们常被统称为“气态巨行星”,但它们并非从内到外都是一大团气体。
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