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上面好风光
标签: 天文天象

环境“优良”的戈壁星球
呼啸的大风达到12级,扬起漫天黄沙,几乎遮蔽了阳光。干涸的大地上散落着黑黢黢的石头,它们在巨大的昼夜温差(-133℃~17℃)下开裂、破碎。这是一片真正的不毛之地,看不到任何生命痕迹。如果足够幸运,或许可以刨开地表的黄色砂石,找到下面冻着的冰。
这里是火星,虽然看起来不是什么好地方,但科学家认定,未来人类外星移民首选必然是它,哪怕这里的空气寒冷稀薄、缺乏氧气。因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更糟,比起动辄几百度高温的金星和水星、气态表面的木星和土星,以及冰冷阴暗的天王星和海王星,火星已经是最接近地球的“优良”环境了。

从太空中看,如果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“水球”,那么先把地球缩小,再把水抽干,就跟火星很像了。火星的形状、构造与地球类似,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,是个干旱的“戈壁”星球。它的两极也被白色的“冰雪”覆盖,只不过,那大都是“干冰”——固态的二氧化碳。
火星上的地貌同样复杂多样,地势高低起伏。只是由于如今火星上没有海洋,自然也就没有“海拔”一说,人们用火星的平均半径作为基准,以它来计量高程,高者为正值,低者为负值。地球表面的最大高差约20千米(珠穆朗玛峰顶到马里亚纳海沟底),而火星表面的最大高程差达30千米。总体来说,火星地势北低南高。为方便研究,我们地球人用一个与火星赤道呈30°倾角的大圆,将火星表面分为“北部平原区”和“南部高原区”两个半球,北半球比南半球约低3千米。南部高原区地层较为古老,广泛分布着古老火山、撞击盆地与撞击坑;北部平原区有两个巨大的火山群,表面大都被火山熔岩所覆盖,地层较年轻,撞击坑较少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