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上芭蕾
凤头䴙䴘观察记(上)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6期 作者: praying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

25年前,我在一集名为《水上起舞》的动物纪录片中认识了䴙䴘这类鸟。凤头䴙䴘作为该片主角之一,在求偶炫耀时翩翩起舞,情到浓时还会奉献酷炫的水上芭蕾。真没想到若干年后,在我家附近的城市公园里,竟然就有几对凤头䴙䴘繁衍生息。而我也足够幸运,在第一现场欣赏到了凤头䴙䴘婚舞的全过程。
即便在缩头休息的时候,凤头䴙䴘也会不时地睁开眼睛,观望一下四周,鲜红色的虹膜非常漂亮。
脖子盘曲、嘴插入颈侧,这是凤头䴙䴘典型的睡觉姿态。
但偶尔小憩时也会只缩脖子,不收嘴。

早春,

游游荡荡、吃吃睡睡

今年的物候似乎比往年提前了些,3月初,湖冰就已全部消融。凤头䴙䴘们陆续到来,数量最多时将近30只,不过这里面有些只是过客。

最初几天,它们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心情谈恋爱。整日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里漂啊漂,潜水捉点鱼吃。中午时分,它们会聚在一起,缩着脖子,将嘴插在颈侧,漂浮在水面休息。这些凤头䴙䴘中,有的个体还没有完全换好鲜艳的繁殖羽。

凤头䴙䴘因繁殖期头顶有明显的羽冠而得名,脸侧也有鲜艳羽毛组成明显的“围领”,无论从正面、侧面还是背面看过去,头部装饰都十分抢眼,非常漂亮。它们平常在水中游泳时,身体大部分都沉在水下,除了挺着个细长脖子,只露出一点背部。等它显露全身,你就会发现:哇,原来它身体这么肥!的确,凤头䴙䴘是我国最大的一种䴙䴘,体重接近1公斤,也就比常见的绿头鸭小一点点。
凤头䴙䴘几乎一直在水中生活,无论水面有多大风浪,都那么气定神闲,它乘风破浪的样子颇有大将风范。脖子直立是凤头䴙䴘游泳时的常见形态。有时脖子也会稍有弯曲,特别是在连续潜水觅食、头颈羽毛处于收紧状态时,轮廓显得非常细瘦,有点儿眼镜蛇的神韵。

它的脖子怎么了?

凤头䴙䴘主食各种鱼类。对于吃鱼的鸟,我常想它们会不会被鱼的胸鳍、背鳍之类的体表大刺卡住?在一次观察中,我发现一群凤头䴙䴘里有一只姿态很怪异。无论游泳前行还是缩头休息,它脖子的下半段都不能正常弯曲,所以看起来显得躯干长、脖子短。然而它的毛色十分鲜艳,除了脖子,其他地方都感觉非常健康。1个多小时后,这个比例有点儿失调的个体“神秘消失”了,难道它刚才真的是被鱼刺卡住了?

和其他䴙䴘一样,凤头䴙䴘的双脚长在身体非常靠后的部位。游泳潜水时,双脚是非常给力的推进器,但站立时却较为笨拙。所以它们难以像雁、鸭、天鹅等水鸟那样稳稳站在陆地上,尤其是梳理腹部羽毛这种工作,雁、鸭、天鹅都能在陆地上从容自如地进行,但对凤头䴙䴘来说,还是在水中以侧身半仰泳的姿态,更为得心应手些。这时它们会露出难得一见的白“肚皮”,在水面上十分醒目。
凤头䴙䴘属于两性同形,也就是雄鸟和雌鸟样貌区别不大。但仔细对比,还是可以看出雌雄个体外形上的差异。雌鸟整体较为纤细,雄鸟较粗壮,最关键的是,雄鸟头部的羽冠和围领要比雌鸟的发达,这个差异即便从后方也能看出。而且雄性还喜欢“炸毛”,这样一来,头看上去显得更大了。

“战舰”姿态

两周后,凤头䴙䴘的江湖不再平静,争斗和求偶炫耀开始增多。此时,水面上常能看到凤头䴙䴘以另一种姿态游泳—我称其为“战舰”姿态。这种姿态和普通的漂游姿态有显着不同,脖子下部会浸入水中,同时头部前伸,游速也会加快,有时羽冠、围领,甚至身体的羽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蓬起,看起来颇有军舰的气势。一旦某只凤头䴙䴘摆出战舰姿态,就基本上表明它已经有了明确目标—可能是敌人,也可能是追求对象,并准备向目标展开行动。

责任编辑 / 张瑜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