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鱼
一肚好墨 送海龙王

偷乌鸦的贼?
“墨鱼,土名也。”聂璜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名字的鄙视。的确,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,“墨鱼”都是不正规的民间俗称,它的正式名称是“乌贼”,属于头足纲,乌贼目。
为什么叫乌贼呢?《尔雅翼》《南越志》等古籍中有一种解释:乌贼会浮在水面装死,吸引爱吃尸体的乌鸦来啄食。乌鸦刚一落,乌贼就会用“须子”抱住乌鸦,拖入水中食之。于是人们就称这种动物为“偷乌鸦的贼”,简称乌贼。
这故事过于离谱,就连《尔雅翼》的作者都觉得“似无是理也”。其实再查查史料就会发现,是先有“乌贼”一名,后人再编了个偷袭乌鸦的故事附会上去的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要重新找寻乌贼一名的来历了。
其实“乌”字很好理解,乌贼会喷墨汁嘛。那“贼”字又从何而来呢?翻开中国的第一本字典——汉代的《说文解字》,你会发现,乌贼是写作“乌鰂”的,也就是说,这个动物最早是叫“乌鰂”,后来由于古音里鰂和贼同音,才慢慢被写成了“乌贼”。
责任编辑 / 张辰亮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