榨汁器
压榨也需因“果”而异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3期 作者: 晓风 

标签: 生活百科   

提起鲜榨果汁,或许你会想起现今家中流行的电动“榨汁机”:电机一转,杯中的水果块儿就被刀片粗暴打碎……不过这样“打”出来的果汁,应该算是兑水稀释的果泥,其过程也属于粉碎搅拌。正宗的鲜榨果汁,是靠各种榨汁器巧妙地“压榨”出来的。

柑橘类:棱槽弹头,金刚杵和火山锥

最常用来榨汁的,是橙子、柠檬等柑橘类水果。它们的果肉被内果皮分隔成瓣,其间还夹着籽粒。想要尽量不浪费地取其果汁,还真得费一番功夫。18世纪,土耳其人发明了最早的榨汁器:一个带有手柄的圆锥体。先把柑橘柠檬们一剖两半,再用圆锥头挤压,榨出果汁。如今“人才辈出”的一大类柑橘榨汁器,都保留着这位祖师爷的基因。

这些榨汁器都拥有一个膨大的圆锥体“弹头”,上面交错排列着脊棱和凹槽。有的一如早先“金刚杵”的样子,“弹头”后接手柄。一手握器柄,一手持半个橙子,将“杵头”捣入“橙臼”,一边按压,一边来回扭转,在脊棱的助力下,内果皮纷纷破裂,橙汁就落入下面接着的杯碗内。

杵形榨汁器携带方便,但需要双手配合,下边还得用杯碗接着,“懒人”们还是嫌麻烦。于是出现了升级版:去掉手柄,将棱槽威力弹头直接立在碗状底盘上,形似火山锥。这样只用一只手,握住橙半球扣在弹头上来回扭转,橙汁自然顺着凹槽流进底盘。若想喝更纯的果汁,就再用滤网滤一遍。这种“火山锥”形榨汁器,有的底盘和弹头之间,直接架着一层滤网。

责任编辑 / 矫天扬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