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3期 作者: 曾笑菲 林语尘 

标签: 诗词演义   

【采桑子】双调小令,四十四字。取自唐教坊曲《杨下采桑》,故得名《采桑子》。别名《丑奴儿》《罗敷媚》《罗敷艳歌》。此词牌短小轻快,有民歌韵味,豪放、婉约之作均有。

飞丝惹绿尘,软叶对孤轮。今朝入园去,物色强着人。——唐·杨祜

罗敷且采陌上桑

春风回暖,树梢生出新绿,林下小路蜿蜒,传来轻快笑语。枝条掩映间,时隐时现的,是结伴采桑的女郎。

以桑叶饲蚕,待其结茧,再缫丝纺织成布,这是古时少有的以女性为主的生产活动。“采桑”是春季重要的农事,也促进了年轻人的社交。青年男女游弋田野,生出很多旖旎的爱情故事。南北朝时,江南民歌“吴中细布,阔幅长度。我有一端,与郎做裤”,就是采桑女大胆诚挚地表明心迹。

当然,也不是所有采桑路上的邂逅都能发展成爱情。汉乐府名篇《陌上桑》中,采桑美女秦罗敷,被巡视田野的太守搭讪,就严词拒绝了他。
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