睁大眼睛犯困,怎么破?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2期 作者: 远阳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

沿着公路往山上的驻地走,今晚收获不大,只拍到了两种蛇和一些夜晚活动的昆虫。不知不觉已经凌晨两点多了,没有新奇物种出现,不免开始犯困了。累到极限的时候,真的可以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呢,走了一小段路,做了好几个梦。突然,听到一阵急促的“哒哒哒”声。我使劲儿揉了揉眼睛,又竖起耳朵,这才确定不是在梦境中。拿出矿泉水淋到脸上,现在清醒多了。这种声音我几年前听到过,当时身边有位专门研究蛙类的朋友,他告诉我是红蹼树蛙。可那次找了半天也没见到真身,这回我可不打算轻易放弃了。

日期:2016-08-31
时间:2:25:06
地点:海南 尖峰岭

我循声追踪过去,声音是从一片小果园里传出来的。翻过杂乱枝条组成的篱笆围栏,我很快就在一片巨大的海芋叶片上看到一只小蛙。手电光束照过去,它马上停止了鸣叫,连鼓起的鸣囊还没完全收回去呢。小蛙身体棕红色,吻部尖瘦,衬托得两个眼睛特别大,最显眼的特征,当然还是它宽大的红色脚蹼——没错,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红蹼树蛙!

多难得的场景!其实红蹼树蛙头顶的小象甲是被手电强光吸引来的,所以主角还是犯困的眯眯眼。

又等了一会儿,小蛙还是没叫,而且把四肢收拢缩成一团,看来是灯光对它有影响。我关了手电,等了大约2分钟,听到那个位置传来“哒”的一声。过了几秒钟,又是一声,怎么和之前“哒哒哒”不一样了呢?我正纳闷,“哒哒哒”的声音又重新响起了,但感觉这听起来连续的声音,是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。原来,每只蛙都只发出单独的一声,大家一起合唱,才形成了那种有节奏的“哒哒哒”声——好神奇!暗夜里,没有指挥,它们居然能这么高水准地合唱。

红蹼树蛙对光线太敏感了,想要拍到它鼓起鸣囊鸣叫很难。

打开手电朝周围扫射一圈,叫声嘎然而止。我发现几乎每个树杈上都停着一只红蹼树蛙,看来这是它们群集求偶的地方。数量这么多,又不怕人,我可以慢慢拍了。然而拍了一会儿,我发现虽然被手电照着,红蹼树蛙并不会马上逃走,可以轻易拍得很清楚,但在强光照射下拍出来的蛙,感觉都没精打采的。原来在强光下,蛙眼的瞳孔收缩成了一条黑线,看起来就像眯着眼犯困。

责任编辑 / 唐志远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