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山与陶弘景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2期 作者: 杨柳 

标签: 文化文明   

“茅山道士”,那不就是港片里捉鬼的角色?不,茅山的道士可不只会驱鬼除邪。在历史上,有一位茅山道士,既是一派宗师,还是医药家、博物学家、文学家、画家,甚至还能当皇帝的御用顾问。正是他让这座小小江南丘陵,从此名垂青史。

梁武帝的“琅琊阁”

南朝萧梁武帝年间,寻常的一天,一骑飞马出了国都建康城(今江苏南京),向东而去。马背使者身负诏书,扬鞭奋蹄,在官道上带起一溜烟尘,转眼就不见了踪影。看来有紧急事态,一刻也耽搁不得。

然而道旁百姓都已见怪不怪,因为这种情形,每个月都能见到好几回。有时前头刚有人捧着诏书过去,随即就有另一骑快马带着新的诏书追去;有时则是迤逦的车队,满载药材,往同样的方向行进。人们知道,这些车马的目的地,都是百里开外的茅山。

茅山南北绵延二十里,横亘在建康与丹徒(今江苏镇江)之间,岩壑清幽,溪流纵横,林深木茂,云雾缭绕。市井相传,茅山藏着一位高人,他不出山、不入朝、不做官,可是皇帝每遇军国大事,都要遣使去向他问计。

电视剧『琅琊榜』中,琅琊阁藏于深山,但号称知晓天下事。誉王贵为皇子,为了在政斗中占据优势,也亲自进山咨询。这一情节与梁武帝派人前往茅山、向陶弘景询问国事的历史十分相近。

这听起来像《琅琊榜》中“琅琊阁”的剧情,却是历史上的真事。梁武帝的“琅琊阁”是一座道观,他屡派使者咨询的高人,是一位道士,名叫陶弘景。
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