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“菜鸟”光临
澜沧江源荒野初体验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7年第02期

标签:

每次听闻荒野达人叙述各种野外旅程,久居城市的我,都会投之以“迷妹”般的目光,并暗地里想象着自己,在野外从容应对各种状况。2016年8月,我作为《博物》的实习编辑,有幸参加了在青海玉树举办的“澜沧江源自然观察节”。借此机会,我终于可以亲身体验一下高原荒野之旅。此次旅程对我这样一位“荒野菜鸟”,意味着怎样的惊喜与尴尬呢?

高原反应,被兀鹫引发

“祝你活着回来!”临行前,在野外身经百战的同事们,七嘴八舌给我讲了一大堆高原野外生存的锦囊妙计。然而最后的这句玩笑话,让本来信心满满的我,一下子又没了底。此次参加澜沧江源自然观察节,地点在青海玉树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而我登过的山峰,最高也就两千多米。

三江源的自然观察节
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,是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发源地,也是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最敏感的气候启动区之一。其中杂多县昂赛乡的澜沧江大峡谷地区,是三江源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。2016年8月,这里举办了为期4天的自然观察节,邀请志愿者用影像纪录兽类、鸟类以及植物的物种类别和分布。

直飞玉树的一路上,我心惊胆战地脑补了高原反应的各种场景:炸裂般的头痛、呼吸困难仿佛溺水、上吐下泻止不住,还有传说中“感冒引发肺水肿”等等骇人听闻的“常见”症状……然而当机舱门“扑哧”一声打开,同行的运动健将捂着胸口,表示已经开始心跳加快,我却没感觉到丝毫异样。我不禁有些得意:没有那么可怕嘛!

活动的大本营距离机场还有好几小时车程。本以为路上只是安静地看风景,可行车不到十分钟,路旁一群进食的高山兀鹫,就让汽车停了下来。第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猛禽,我兴奋不已,跟着大家一起下车拍照,蹲下找好角度拉近镜头……结果等我站起来的时候,一阵眩晕袭击了我。我眼前发黑地瘫回车里,伴随着越来越颠簸的路况,一边强忍着呕吐感一边绝望地想:完了。

高山兀鹫

抵达营地后,“红蓝条”全都清空的我怀里紧抱着“鱼鳔”氧气袋,咸鱼一样在帐篷里挺尸。脑袋像是膨胀的气球,时而隐隐作痛,时而又疼得钻心;胃里又翻江倒海;稍微呼气,肺就感觉被捏扁……飞机上脑补的各种症状,此时正被我一一体验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矫天扬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