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德孙河、哈德孙湾与亨利·哈德孙的四次航行
标签: 古史传说
美国东北部有一条“哈德孙河”,千里之外的加拿大北面,又有个哈德孙湾,通过哈德孙海峡连通大西洋。三个地方,南北相去甚远,却用了同一个名字。它们都是以航海家亨利·哈德孙命名的。
历史长河大浪淘沙,能在其中留下完整生平记录的,终究只是极少数人。还有一些人,一生中只有几个精彩瞬间能被记住——英国人亨利·哈德孙便是如此。在15~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中,与哥伦布、达·伽马等人相比,他只是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之一,出生年份、成长经历均不为人知。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中进行的四次航行,却影响深远,使他的名字被写上地图,被史册铭记。



大航海时代·探索北冰洋
公元15世纪中叶,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,扼住了欧亚之间的传统商路,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。欧洲人急需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路。当时,欧洲已能制造适宜远航的大船,并将指南针广泛运用在航海上。“地圆说”也被普遍接受,探险家们相信,通过海上航行,向西、向南或向北,最终也能抵达东方世界。
“大航海时代”开启,向西、向南的航路先得到了验证:哥伦布横渡大西洋,误打误撞来到美洲;达·伽马南下绕过非洲好望角,抵达印度;麦哲伦船队也完成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。然而,成功的航行凤毛麟角,得到的成果还远远不够。英国、荷兰两个海上强国,不约而同地盯上北冰洋,着手开发向北的新航路。
责任编辑 / 林语尘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