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种调查,边走边算

野外调查时,竹叶青等毒蛇对科研人员构成很大威胁。
黑夜巡山觅“两爬”
“五步蛇!”伴随着惊呼声,一条背生黑色菱斑、吻部上翘的粗壮大蛇,出现在手电光下。我们退后几步等待毒蛇爬过,同时掏出笔记本,记下“尖吻蝮”三字——这次半夜出来“巡山”,是为了调查这里的两栖、爬行类动物种群。
最近几年每到夏天,我都要来鄂西北的这片山谷做生物调查。这片区域水质清澈、原生植被良好,生活着多种两栖和爬行动物。同一区域反复调查,对比多年的数据,就可以知道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。

物种调查经常需要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野生动物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高林丰
调查前,先要选择好路线,学界称为“样线”,通常远离公路等人类干扰多的地方。调查“两爬”动物,我们就会挑选蛙类栖息的河流水潭,还有蛇、蜥蜴出没的山间草丛作为“样线”。“两爬”动物多在夜间出没,所以我们也得当“夜猫子”。天黑之后进山。沿着巡查路线,把遇到的动物种类、出现次数记录下来。如果哪种动物越来越难碰到,或者连续几年不见踪影,那就要警惕了——这个物种,甚至整片山林可能遭遇了什么问题。
参与调查的人有的来自研究所,也有当地护林员,通常几个人分一组。大家都对本地物种比较熟悉,能够辨识。我们组先沿着溪流一路蹚着水走,有人把小溪中的石头一块块掀开,有人扫视岸边的草木灌丛,记录看到的每只动物:隆肛蛙、花臭蛙、巫山角蟾、峨山掌突蟾……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