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岩石 从生命回归大地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12期 作者: 杨帅斌 

标签: 石头记   

在地球这个充满生命的星球上,由生物“化”成的岩石并不少见,比如我们熟悉的煤炭、油页岩、琥珀和各种化石。其实除了它们,还有一些由生物造就的岩石,它们形态各异,甚至连固体都不是,但也名列石头家族的成员。
海滩上的珊瑚石碎块和海螺壳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唐志远

珊瑚石:小虫造岛 鬼斧神工

西晋时,曾有两位土豪石崇、王恺两位土豪用“珊瑚树”来斗富。如今我们知道珊瑚不是植物而是动物,“珊瑚树”是由众多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形成的石头,在矿物界的名字叫珊瑚石。

珊瑚是一类古老的动物,出现在距今约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。它们和水母、海葵同属腔肠动物,身体微小,柔弱无骨。但哪怕只有一只珊瑚虫,也能为自己建造一副坚固的石灰质外骨骼,主要由细小的方解石晶体组成,称为“珊瑚单体”。每种珊瑚的单体形态各不相同,通常大致像一个杯子、袋子或圆锥体,顶端开口处露出珊瑚虫的小触手。在环境适宜的热带浅海,珊瑚虫们群聚而生,世代繁衍。每一代珊瑚虫都在前辈们留下的外骨骼上继续添砖加瓦,逐渐长成了树状、扇状、鹿角状、脑状……珊瑚石就是这么长出来的。相比溶洞里的石笋和钟乳石,珊瑚石长得还算快,营养充足的话一年能长10~26厘米。

世世代代比邻而居的珊瑚虫,建造的石灰质珊瑚石一般向外摊开,以树状、扇状或鹿角状比较常见。

在热带海滩,还经常能看到苍白、破碎的珊瑚石碎渣。这些珊瑚遗骸和贝类、海胆、海百合、菊石等其他海洋动物的石灰质硬壳碎片堆积起来,沉积后形成的岩石称为“生屑灰岩”。这里面的化石大都支离破碎,但仍可从中一窥当年海底世界的繁荣。

至于连成片的珊瑚礁,通常并不是珊瑚家族独立完成的,还有许多别的生物一起出了力。一开始,珊瑚石跟海百合等带有管状硬壳的生物遗体相互缠绕,构筑起礁石的骨架。之后,礁石中生长的层孔虫、苔藓虫、海绵、藻类等生物的遗体碎屑,以及沉积下来的细砂、灰泥和方解石结晶,也慢慢在里面堆积,使礁体不断壮大、填实,直到露出海平面。在地质学上,这类礁石称为礁灰岩。
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