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我说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12期
标签: 读编互动
天仙子X蒙汗药
广东广州·陈建华
11月“草目庄园”中提到有关蒙汗药的事让我挺感兴趣。以前的《博物》和《中华遗产》也都介绍过这方面内容,可好像没见提过天仙子做蒙汗药呀?

曼陀罗(本图)和羊踯躅(下图)是我国古代出镜率最高的蒙汗药原材料。

《博物》
蒙汗药这个事,不能多说……说多了大家都亲自操作,可就不好了。以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蒙汗药,在不同朝代、不同地区,所选的植物都不尽相同。比如天仙子,北方荒地较多,所以燕赵之地用天仙子的种子做蒙汗药比较流行,而南方就不太常用。华中及其以南地区,蒙汗药的成分里经常含有当地更常见的羊踯躅(详见《博物》2007年7月号)。而元明之后,蒙汗药则常用曼陀罗的种子,常说的“押不芦”也是曼陀罗的一种。此外,各种乌头的根茎有时也用来制作蒙汗药。唐朝没有曼陀罗,北方开阔地也没有羊踯躅和乌头,因此安禄山就因地制宜用天仙子来做蒙汗药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