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“灵蟾”探访记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11期 作者: 史静耸 周佳俊 王聿凡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

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峨眉山,有绝美的金顶日出、佛光和云海奇观,以及胆大顽皮的猴子。其实除了这些,峨眉山还是许多珍稀两栖动物的家园,只是它们行踪隐蔽,匆匆而过的游客很难发现。作者为了探寻它们,曾三次前往峨眉山,终于找到了这些美丽的生灵。

峨眉山,两栖类圣地

我国西南部的群山,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,是同纬度两栖类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。贵为佛教圣地的峨眉山,也不例外,这里生活着峨眉髭(音“滋”)蟾、峨山掌突蟾、仙琴蛙、龙洞山溪鲵等许多稀有物种。

我先后去过三次峨眉山,第一次是2012年大学毕业时随团旅行,只是跟着一群游客走了一圈。第二次是2013年2月,当时我已是一名两栖爬行动物专业的研究生,希望能亲眼看看峨眉山的“胡子蛙”—峨眉髭蟾,却因为去的季节比繁殖期早了几周,结果一只蟾也没瞧见。今年2月底元宵节过后,我和两位好友再次出发,前往阔别已久的峨眉山。

长“胡子”的雄髭蟾。雄性峨眉髭蟾“胡子”的数量因个体而异,少则八九枚,多则十五六枚。这些“胡子”其实是角质的硬刺,在繁殖期才长出来,既是它们挖掘“婚房”的工具,也是求偶争斗以及护卵期间的武器。
没“胡子”的雌髭蟾

来到峨眉山脚下,我们径直往有水潭的山谷里钻:眼下正是峨眉髭蟾繁殖的时节,要在野外一睹它们的真面目,时机宝贵,不可错过!

峨眉髭蟾
仙琴蛙(李仕泽摄)
峨山掌突蟾(杨剑焕摄)

夜入山涧,听取“咕”声一片

髭蟾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类两栖动物,其中峨眉髭蟾仅分布在四川、贵州、湖南等省的少数区域内。与平原地区的蛙类不同,峨眉髭蟾专挑早春料峭的2月份到3月初,在冰凉的山涧水潭里繁殖。只有在这个时节,它们才会集体出现在水中,其余时候它们都在陆地上隐居,很难发现。由于3年前无功而返,我们这回进山时,心里不免有些忐忑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董子凡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