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极动物的四季日常
标签: 动物世界
冬季篇

南极“凛冬将至”时,帝企鹅们才不慌不忙地上岸,步行前往南极洲内陆的繁殖地交配产卵。

之后雌企鹅们要立即回到海里补充营养,留下雄企鹅在极夜的寒风中苦守孵卵,大约2个月后才由雌企鹅回来接班。

冰下的寒冷海水中,生活着海星、海胆和蠕虫等无脊椎动物,威德尔海豹死后的尸体一般都会被它们分解掉。

从冰洞探头呼吸的威德尔海豹。作为潜水能力最强的一种海豹,它们在海水结冰后的冬天依然留守,用牙齿在冰层中硬生生咬出一条通气管道,并依靠胡须的触觉在黑暗的冰下觅食。
春季篇

南乔治亚岛的海滩上,南象海豹们正在歇息。在雌海豹们到来之前,雄海豹们已经先行抵达、决出胜负,而那些获得“后宫”的雄海豹将在之后2~3个月内不吃东西不下海,防备其他雄性前来骚扰—反正它们脂肪多。

帝企鹅雏鸟长到一定阶段后,疲惫的父母们要同时下海觅食,众多雏鸟被集体托付给少数成年企鹅看管的“托儿所”。

企鹅和海鸟们在岸上的最大威胁,就是会偷蛋、吃雏鸟的南极贼鸥。由于南极洲没有陆生食肉动物和猛禽,它们就成了小霸王。

每年9月开始,南极海域逐渐从极夜过渡到极昼,硅藻在充沛的光照下数量激增,磷虾随之大量繁殖,开始了南极的美食季。

随着海冰消融,南极小须鲸急不可待地穿越重重浮冰,从非洲、南美和澳洲海岸游回南极圈,准备享用磷虾大餐。
夏季篇

南极发草是南极洲仅有的2种开花植物之一,夏天在南极半岛和附近岛屿上也长得郁郁葱葱。南极有几十种昆虫、蜘蛛等陆生无脊椎动物,但它们要么吃荤或寄生在鸟兽身上,要么以苔藓、地衣为食,基本不吃草。

体型仅次于帝企鹅的南极第二大企鹅—王企鹅,雏鸟长得活像一群“猕猴桃”。

南极海狗的幼崽呆在海滩上,它们的母亲都下海找食去了。

一对灰头信天翁和它们的“大宝贝儿”。翱翔在南极海域上空的信天翁,平时只是偶尔落到海面休息,到繁殖期才落到地面,产下1枚卵。孵出的雏鸟在长出飞羽前的一段时期,会比自己的父母更胖更重。
秋季篇

南极最危险的捕食者是虎鲸。实际上,南极海域的虎鲸分成好几个不同族群,有些专吃海豹、海狗,有些专杀须鲸,还有些几乎只吃鱼。

然而阿德利企鹅们必须当心,因为在它们迁徙路过的冰山附近,埋伏着南极第二号捕食者、身体像蛇一样修长灵活的豹形海豹。

潜入水中的阿德利企鹅
责任编辑 / 董子凡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