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“狮子”多了不愁?
鬃狮蜥孵化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10期 作者: 唐志远 

标签: 动物世界   

还记得2015年12月刊介绍的鬃狮蜥吗?那两只鬃狮蜥,雄的叫皮皮,雌的叫西西。那时候它们还没开始繁殖,破壳而出的照片是去朋友家拍的。可就在稿子做完没多久,西西就下蛋了。事先根本没想到,因为那时它们刚出生还不到10个月,所以也没有准备产蛋环境。将近20个蛋,发现时已经干瘪在养殖箱里。当时心里特别愧疚,下定决心一定要照顾好下一窝蛋,让西西顺利做一回妈妈。

不吃不喝下蛋忙

“坏蛋”风波之后,在我精心喂养下,大约过了20多天,一直非常能吃的西西突然没胃口了,没事儿就用前爪刨箱子里垫的报纸。我发现它肚子鼓鼓的,轻轻把它拿起来,能看到肚皮上有很多凸起的小鼓包,这些小鼓包就是蛋!

轻轻提起怀蛋的母鬃狮蜥,能够看到它肚皮上的凸起,那些都是蛋。

我找来一个大塑料盒放进养殖箱,盒子里放上潮湿的泥炭土。西西很快就爬进盒子,它不停地刨呀刨,一直刨到盒底,几乎都要把自己给埋起来了。等坑刨好,它就转过身,把下半截身体放到坑里—这是准备要下蛋了。很快,我看到了三四个蛋,过一会儿又多了几个……最后,小拇指大的蛋堆成一座小山,最高峰已经从坑里露出来了。全部蛋下完后,西西用身体盘在蛋周围扭动,让蛋分布得更均匀些,然后它用后腿掀土,把蛋埋了起来。

挖出蛋,再埋上

过了一会儿,西西爬到大石块上晒灯了。我就把土盒拿出来,轻轻拨开覆土,把蛋一个一个拿起来,轻轻放在土层表面。数一数,竟然有14颗!然后我用荧光笔在蛋的正中间做好标记—这之后,蛋的上下位置就不能翻转了,整个孵化周期都要保持做好标记的一面朝上。蛋的内部,卵黄就像是孕育小狮子的温床,通过密布的血管,把营养不断传输给的小狮子。后期若有翻转,卵黄晃动移位,就可能把胚胎压死。

翻开土层,先要原封不动地在蛋的正面画上标记,这样在移入孵化盒的时候就不会搞错方向了。

用灯光从反面照射,能够看见蛋的中间位置有明显的红环,这就是受精蛋。没看到受精环的,也不要轻易丢弃,有些蛋在两三天后才会出现红环。没受精的蛋通常是黄色,而且质地比较软。接下来,找一个四面打孔的塑料盒作为孵化盒,铺上孵化用的蛭石,之前蛭石要用水调和成潮湿状态。鬃狮蜥的蛋属于韧皮蛋,捏起来软软的,所以往孵化盒里放时一定要小心:先用手指在蛭石上按出一个小坑,然后再把蛋放进去,每个蛋之间要留一定空隙,以免后期某个蛋发霉再感染其他蛋。所有蛋都放置好后,再盖上薄薄一层蛭石就可以了。

责任编辑 / 唐志远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