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茉莉
花开趁夜色 子落润娇颜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10期
标签: 草木庄园


紫茉莉,别名草茉莉、胭脂花、晚饭花,原产于热带美洲,现于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栽种或野生。紫茉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00厘米,茎圆柱形,节部膨大,单叶对生;花簇生于枝头或叶腋,花被喇叭形,檐部5裂,具细长管,花色多样,紫红色、红色、粉色、黄色、白色等皆有;果实球形。紫茉莉根、叶入药,可清热解毒,种子白粉可去粉刺;如今常栽种用于观赏。
细粉胭脂女儿心
见着平儿哭得哽咽难言,大观园中的众姐妹们都为她抱不平。——因在王熙凤那里受了委屈,还无故挨了打,平儿一脸狼狈,外衣惹上了灰土,脸上的妆也被泪水搅得凌乱。贾宝玉把平儿让进了怡红院里,言道:“好姐姐,别伤心,我替他两个赔个不是罢。”又道:“可惜这新衣裳也沾了!”说罢便差人去打洗脸水,并为平儿准备替换的衣物。
见着宝玉这般体贴,平儿心中也颇感激。待洗过了脸,换了衣服,宝玉在一旁笑劝道:“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。”平儿便去找粉,却找不见。宝玉忙走至妆台前,将一个磁盒揭开,拈了一根粉棒,递与平儿,说道:“这不是铅粉,这是紫茉莉花种,研碎了,对上料制的。”这在平儿眼中也是新奇之物,那粉棒轻白红香,扑在面上,也容易匀净,且能润泽,不似别的粉涩滞。《红楼梦》故事所讲的清朝初年,紫茉莉粉乃是美颜上品,连同紫茉莉花也可制作胭脂,在大户人家风靡一时。平儿的身份是王熙凤家的通房大丫头,对这样的脂粉也是初见,倒是贾宝玉为了哄女孩子开心,自然舍得用这新奇之物了。

托名茉莉堕凡尘
紫茉莉旧时我国不见,原产热带美洲,自明朝熹宗年间传入中原,原是精贵奇花。此草开花漏斗状,但花蕾略似茉莉,花又多见紫红色,故而有“紫茉莉”之名。其实,紫茉莉花有紫红、大红、粉、黄、橙、白诸般颜色,人们往往取了紫红、大红色花,榨取花汁,既可点唇,也可作胭脂。花落后的果实,更是为妇人所爱的佳品—取紫茉莉果实剥去黑壳,内中白粉研细蒸熟,名为“珍珠粉”,涂面既可美白,也可除皱,寒冬时节更可防冻,又能去脸上痣及粉刺。故而明清两代,紫茉莉又常被称作“胭脂花”“胭粉花”。
相传明末崇祯皇帝,并不喜爱宫中女子以铅粉涂面,故而嫔妃宫女,把刚刚传入中原不久的紫茉莉当作了救星,以紫茉莉粉替代铅粉,在后宫中多有栽种。至清朝初年,紫茉莉仍为世人所喜爱,还有文人吟诗赞颂,直到乾隆皇帝写了首诗嘲讽它—乾隆《紫茉莉》诗曰:“艳葩繁叶护苔墙,茉莉应输时世妆。独有一般怀慊防,谁知衣紫反无香。”诗句之中,乾隆显然更喜爱正统的茉莉,而责怪紫茉莉并无幽香(其实有微香,但远远不及茉莉),只能作为红妆,品性却不够高洁。帝王一语影响深远,自此之后,非但文人再不敢赞颂,连同大户人家也渐渐对它冷落。此后紫茉莉散落民间,成了寻常野花。
责任编辑 / 王辰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