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穴
在石头上“蛀”出圆洞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6年第07期 作者: 刘宁 

标签: 自然地理   

厚厚的岩层、坚硬的大石头,是谁在它们身上挖出了一个个圆洞?这些洞就像石头长了蛀牙,而且跟蛀牙一样,有可能越来越大,甚至把整片岩层都“腐蚀”掉。
南非的幸运壶穴。

 带来好运的大坑

人们常说“岁月是把杀猪刀”,而在学地理的人眼中,岁月何止是杀猪刀,简直是就是刀、枪、剑、戟、斧、钺、钩、叉!不信你看,在南非一个叫波克的地方,河流把河岸的石头“啃”成了什么样子!厚厚的岩层千疮百孔,就像被蛀虫侵袭过的木头。

在南非的幸运壶穴,河道的岩层被打磨出很多窟窿,看起来就像被蛀虫啃过的木头。

岩层上的洞,形状浑圆,洞壁光滑,有的口大底儿小,像一口圆底锅;有的口小肚子大,像个茶壶。人们给这些坑洞取了个好听的名—幸运壶穴,“壶”指的是洞的形状,“幸运”是传说在这些天然的大坑边走一走,可以带来好运。

这些坑洞都是流水“挖”出来的,它们的形成过程,有点像蛀牙—河床的岩层如果有个小凹坑,水流到这里就会打个漩,形成涡流,涡流把坑不断打磨扩大,而坑的开口面积越大,就会有更多的河水进来参与打磨过程。直到有一天,岩层承受不住自己的重量,垮塌破碎。

水流越急的地方,洞打得越深、越大,幸运壶穴最大的坑群就在瀑布附近。这里的坑直径能到十几米,一个连着一个,老坑套着新坑。而河边的峭壁上,也能看出几十米高的坑洞痕迹。这种岩石上的大凹坑,中文一般称为“壶穴”或者“锅穴”。

责任编辑 / 刘莹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